2)第1150章 战争的意义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进步会很大程度上加速民用科技的进步。

  很多民用高科技从最开始就是军事技术,只是后来转为民用科技,才逐渐为人所知。

  比如最有名气的——互联网。

  苏咏霖认为,欧洲之所以在明朝中后期之后把中国科技甩在身后,最重要的原因,或许不是什么文艺复兴,而是欧洲频繁的战争倒逼他们发展军事技术,并且进一步将军用技术转移到了民用层面,实现了产业升级。

  那几百年间欧洲频繁的战争,各国之间几乎打出了狗脑子,每个国家都在绞尽脑汁发展自身打败敌人,否则就有亡国的危险,因此,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物力发展军事科技,提高军事力量。

  就苏咏霖所知道的,那个时代诸多的科学方面的大家之所以赫赫有名,主要原因便是他们为国家服务,研究军事技术,甚至于欧洲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也起源于战争需求。

  战争,猛烈拉动了军事科技的进步,军事科技的进步又被转过来用在了民生上。

  而与此同时,中国,包括世界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战争的次数和烈度则完全没有欧洲那么猛烈,对于军事科技的进步并不十分在乎。

  一方面是生死存亡、尖峰时刻,一方面则是闲庭信步、岁月静好。

  一边枪炮齐鸣、硝烟弥漫,一边大明湖畔、卢沟晓月。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一旦双方对碰展开竞争,谁会更强、更有优势?

  火药技术、钢铁冶炼技术、动力技术、机械生产技术等等等等物理化学相关的技术发展,从最开始,都是军事方面的迫切需求。

  全欧洲的人才都在军事领域削尖了脑袋绞尽了脑汁发展军事技术,竭力让自己国家的军事装备和军事理论更强、更有优势。

  双方的差距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之中被拉开了。

  事实证明,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人类主动寻求进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人们更愿意在一个舒适圈子里过日子过到死,也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寻求未知的变革。

  同样的年代一样在中国出现过,同样大大推动了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思潮的发展,只是那个年代有些久远。

  那个年代叫做——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各家思想爆炸式的出现,同样让后来的秦汉第一帝国受益匪浅,使得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世界,一骑绝尘。

  所以苏咏霖在发展经济民生的时候也意识到,要想真正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内部驱动力之外,或许还需要战争的推动。

  他有必要对外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借助战争而不是个人的威望推动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钢铁冶炼、火药技术等等重要的技术方向投注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推动整个国家的技术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