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五八章 石碌铁矿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源临走的时候,告诉袁卫,要想守住淮扬盐区,就要重建海堤。

  没有海堤,海水倒灌,这里的土地就开发不了。

  其实这里要是能够开发好,将是一片巨大的产粮区。

  后世的盐城是江苏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地级市。为什么没有山,那是因为这里都是黄河冲击形成平原。

  此时黄河的入海口还在江苏境内呢。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每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江苏沿海,让这里的海岸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东推进。

  董良也知道,在后世,盐城、南通的沿海地区都是重要的产粮地。

  这里正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和,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而且这里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平坦,非常容易开发。

  只要开挖出沟渠,将盐碱水排出去,土地就能够使用。后世的实业家张骞最早在这里开荒种植棉花。

  而那些脱离盐丁身份的百姓对红旗军也是极为拥戴,因为一旦清廷回来,他们又将继续过上那种没有希望的盐丁生活。

  当红旗军在盐区的生产大队建起第一座的学堂的时候,那些盐丁简直沸腾了。

  因为他们的户籍是不允许读书的,只能世世代代做盐丁。

  红旗军到来,分田地、建生产队、修建学校,无一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

  那些加入江北纵队的盐丁,更是敢于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劳动果实。

  现在的江北总署辖区东北到东台县,西北到高邮直隶州,南到崇明岛,几乎囊括了整个泰州、南通地区。

  再向北就是后世的盐城地界,不过此时,那里更加的荒无人烟。

  红旗军的队伍在这里与清军不断交锋,将清军向北、向西驱赶。

  盐区的产盐工作停止了,清廷失去了一大块财政来源,那些盐商也损失惨重。他们盘踞在淮安府和徐州府,不断召集兵马,想要收回盐区。

  袁卫是一刻都不敢懈怠。

  西边扬州城的太平军也不安稳。自从主力被抽调去北伐之后,扬州的太平军就一直处在守势。

  杨秀清上次与卓一清谈判之后,逐步消减了与红旗军之间的贸易。而且他还在盘算着放弃扬州城,将主要的兵力用来经营安徽和江西,扩大太平军的战略纵深。

  假如太平军要是放弃扬州城,那么对江北纵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这意味着江北纵队的西边侧翼将受到清军的直接威胁。

  不过在卓一清让袁卫南下支援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召集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出发。

  不过当他到了通州的时候,卓一清新的军令又传来了,袁卫不需要继续南下,因为清军已经退走了。

  第二舰队虽然没有去进攻江阴要塞,但是他们还是逆流而上,去清军的面前示威一圈。

  这次事件,让卓一清重新审视起崇明的防务。他之前确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