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五八章 石碌铁矿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疏忽大意了。

  另外,清军这次这么容易就能够在崇明登陆,除了陈启胜这个内鬼之外,上海的复兴会分部也有很大的责任。

  因为吴淞炮台现在就在商团护卫队的控制之下。而吴淞炮台不仅仅是守卫上海滩的门户,还是崇明西边的门户。

  如果吴淞炮台提前发现清军的动向进行预警,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次事情。

  在慰问了守岛的官兵之后,卓一清将陈得利给约了出来。

  按道理说陈得利是卓一清的领导。因为陈得利是复兴会北方分会的负责人,总管江北复兴会分会以及上海分会的工作。

  陈得利也是刚刚从商团护卫队那里知道崇明岛的情况。

  但是普通的商团护卫队根本不知道他们与红旗军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没有主动上前去支援。

  两人最后商定,双方建立联动机制,在吴淞炮台修建灯塔一座,组建一支商团水上巡逻队,军官由第二舰队派遣,船只由上海滩的船厂建造,水手也在上海滩招募。

  正好陈得利收购了几座洋人在上海滩建造的船厂,可以造出蒸汽炮艇,这东西在内河中比火箭艇还要好用。

  火箭艇设计的时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近海防御的需要。它的船体和风帆都更适合在海上航行。到了江上就不一定有那么高的速度了。

  这样,崇明的防线就向西前移到了吴淞炮台。

  陈得利很快就要回去,他抓紧时间将卓一清商量好的事情给落实了。

  实际上,卓一清也不想继续在江北待下去了。这里的主要工作是种田,不是一个女海盗该过的生活。

  时间已经到了咸丰三年的年底,广东境内的战事已经基本上结束,广西的梧州会战还没有打完。

  清军在梧州城构筑的防线非常坚固。

  赵烈文没有急功近利,而是让护卫军的主力封锁梧州,然后分兵逐步占领梧州周围的战略要地。

  董良去了一趟海南岛,带着勘探队,还有佛山钢铁协会的各位东家去查看石碌铁矿。

  这座铁矿因为早早被开采完毕,因此到了后世名声不显。

  不过在历史上,它被称为亚洲第一富铁矿,抗战时期被日本人大规模开发、盗采。

  以至于几十年的时间,将近两亿吨的储量就被开采殆尽。

  中华大地上的富铁矿本就不是很多,以现在的冶炼技术,钢铁的好坏跟铁矿石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大部分华夏大地上的铁矿含硫量都比较高,此时的脱硫工艺又不行。

  董良一直非常重视寻找优质铁矿。

  之前在福州找到的闽侯铁矿虽然也是一座优质富铁矿,但是规模太小,只能暂时解决马尾铁厂的需要。

  而佛山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冶铁重心。

  这里从宋朝就开始崛起,到了明朝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闻名南方的铁都。

  这里不仅仅向整个南方提供铁质农具,还将为官府铸造火枪、火炮。

  自明朝开始,佛山的铁业作坊就一直受到朝廷的摊派,这大大限制了其发展。

  也让佛山的冶铁技术一直停滞不前。

  到了满清之后,佛山的铁业日渐凋零,除了朝廷的盘剥之外,还走一个原因就是周边的铁矿石逐渐枯竭。

  佛山的铁矿石主要来源于周边的几个府县,这些铁矿都是零星的小型矿。

  这些小铁矿经过几百年的开采早已经枯竭。

  冶铁作坊只能从更远的地方寻找铁矿。这就是增加了成本。

  而石碌铁矿不仅仅是一个巨型优质铁矿,而且通过昌江连通大海,可以通过船舶直接运送到佛山。

  只不过董良并不准备直接运送矿石。他准备将钢铁厂建在昌江的入海口处,就在昌化县城边上。

  但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海南岛这里没有优质的大型煤矿。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