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0章 半年变化比十年大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也都明白,这跟林为民上任总编辑有很大的关系。

  林为民这么多年一直跟老程穿一条裤子,当总编辑更是老程力挺,为此不惜拉上卫老太太去署里找领导对线。

  现在好了,自己造的孽自己还。

  他把林为民拱上来,林为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搞事情。

  年初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落实,然后又引进金庸作品集,现在又要自建印刷厂。

  国文社这半年来的变化,比过去十年都大,不过大家对于这种事乐见其成。

  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落地三个多月了,效果很不错除了有一小部分老同志对此颇有怨言之外,社里大部分人对于这个政策是支持的。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公平。

  尤其是社里的那帮年轻人,现在恨不得把林为民给供起来,绩效考核制度一落实,这些人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比以前多了几十、上百块。

  金庸作品集出版到现在两个多月时间,首印10万套,在四月当月就差点售罄,国文社立刻加印了20万套,累计发行量31万套,这些图书送到各地销售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但码洋不会骗人,两个月时间便创造了1700万的码洋,放在国文社的历史上,大概只有林为民当初获得龚古尔文学奖那段时间的业绩可以与之媲美。

  当然,这种势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就是这几个月,等金庸作品集的销售进入平稳阶段,就会成为国文社又一套长盛不衰的图书。

  现在自建印刷厂,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降本,自家的印刷厂,在印刷成本方面肯定要更低一点。

  另外就是沟通成本也会降低,对于出版社来说,跟印刷厂打交道可是个苦差事。

  理解了这些好处,大家自然不会反对自建印刷厂的事。

  程早春和林为民早有默契,见如此顺利的就说服了众人,心中不禁高兴万分。

  会议过后,于华有点兴奋的找到林为民,打探道:“林老师,我听说社里新建的印刷厂要给我们通文社用?”

  林为民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消息挺灵通的啊?听谁说的?”

  “还用听谁说啊,你们开完会没一会儿,社里就传开了。大家都说,您上任总编辑半年,社里的变化比之前十年都大。”

  于华拍的马屁没有得到林为民的夸奖,“别瞎传这种话。”

  “真不是我传的,您自己去听听人民的呼声!”

  林为民摇了摇头,这货要是放在古代,妥妥的佞臣。

  “有没有正事?没正事去工作!”林为民不耐烦道。

  “有有有。那什么,样书都出来了,您看我那版税……”于华扭扭捏捏的说道。

  他口中的样书指的是《活着》的样书,前段时间《活着》的出版合同刚刚签完,这两天样书才出来。

  “还能差了你的稿费?”

  “是版税。”于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