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0章 半年变化比十年大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小声纠正道,然后又说道:“我这不是手里没钱嘛,条件确实是困难。”

  林为民无奈的给财务拨了个电话,然后对于华道:“去取稿费单吧。”

  “谢谢林老师!”于华一脸欢天喜地的出了办公室。

  《活着》的篇幅不长,这次出版单行本,首印十万册,于华的版税分成是10%,可以拿到一万八千块。

  这是于华从事写作以来,拿到的最大数额的单笔稿费。

  之前《在细雨中呼喊》出版,他几年时间累计加在一起拿到的还不到一万块。

  现在从拿基础稿酬+印数稿酬变成了拿版税分成,收入一下子暴增,于华中途翘了个班去取钱,下班之前又跑了过来。

  “林老师,晚上有空没?我请您和陶老师吃饭!”

  “不用了,你自己跟朋友去庆祝就好了。”

  “那怎么能行呢?这可是我进京以后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有纪念意义的。”

  盛情难却,林为民只好答应了下来。

  等到下班的时候,林为民本想开车拉着于华一起走,不成想却被于华拒绝了,约好了六点在大三元集合。

  林为民便先开车去了人艺接上了陶慧敏,听说晚上于华要请客,陶慧敏好奇道:“不年不节的,他怎么要请客?”

  “拿版税了估计是高兴吧。”

  陶慧敏将车子扔在了单位,上了林为民的车。

  大三元位于故宫、景山、北海三大景区的中心点,从大三元楼上望过去,皇家建筑、园林一览无余,放在燕京城的饭馆里,这个地理位置算是一等一的黄金位置。

  这里从83年开业就以粤菜著称,号称“京城粤菜第一家”。

  如海鲜、乳猪等原材料很多都是从羊城那边运输而来,大厨也是专门从羊城请来的名厨,如此讲究消费自然便宜不了,刚开业那阵人均消费就四五十块钱,现在人均消费已经破了百元。

  所以大三元在燕京餐饮界还有另一个外号,不过这个外号不是单论的,而是跟另外三家饭馆一起,被称为“三刀一斧”。

  大三元是三刀之一,另外两刀分别是地安门旁边的明珠海鲜、南城东方饭店北边的肥牛火锅店,不过也有人说这另两刀是王府井的香江美食城和农展馆边上的顺峰总店。

  另外的一斧指的是新街口附近的山釜餐厅,就在新街口豁口上面的小山坡上。

  这几家饭店被燕京人用“刀”、“斧”来比喻,宰起客来自然是不会心慈手软,人均消费动辄百八十块钱起步,这些年一直是燕京人心目中高端餐饮的代表。

  林为民平时请客很少到这些地方来,倒不是他请不起,而是怕给别人造成负担。

  伱请了客,人家就得回请,一顿饭吃进去一个月工资,日子还过不过了?

  夫妻俩人到了餐厅,就看见了于华在朝他们招手,身旁还站着一位长相出众的女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