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从哪弄来的稿子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沉思,好像有点不太对啊!

  从上次林老师说头条作品交给他之后,到现在也不过一周时间,除非稿子是现成的,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这么快。

  可国内的武侠作家他们骚扰了个遍,也没见林老师联系哪个人啊。

  而且稿子既然是林老师拿过来的,质量肯定是达到了他的标准。

  想到这里,于华心中就更加纳闷儿了,林老师从哪弄来的稿子呢?

  正在于华思考的时候,李学刚从外面回来了,听说头条作品的稿子到了,他兴高采烈的说道:“太好了!现在刊号下来了印刷厂那边也沟通完了,万事俱备。我去找林老师商量商量创刊号的事,得尽快才行。”

  李学刚找到林为民办公室的时候,贺启智正在这里,谈的也是新刊物的事。

  前段时间石铁生的《我与地坛》发表后在读者群体当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贺启智顺势提出了希望可以新创办一份散文刊物的想法。

  林为民让贺启智在第五期《当代》上做一次读者调查,看看读者们对于散文刊物的接受程度。

  这两天,《当代》那边刚刚把读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来。

  “……按照现在的结果来看,读者们对于我们社推出散文刊物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寄回来的调查问卷一共24000份左右,其中有40%的读者表达了想要购买的意愿。”

  林为民道:“这个数据虽然不完全,但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看来散文刊物还是很有市场的。那就这样,你们刊物的散文栏目分出来,以此为基础创办一份新的刊物,这件事就由伱负责了,先拟个文件,下周上会讨论。”

  “好,我明白了。”

  贺启智走后,林为民看向李学刚,问道:“印刷厂那边沟通的怎么样?”

  李学刚忍不住吐槽说道:“这帮印刷厂,太难搞了。看我们业务量小,不愿意谈。我跑了好几家,就冠中厂愿意接,那边能给我们腾出来180万印张,应该足够我们创刊号用了。”

  国文社是国内文学界第一号出版社,每年印刷量巨大,但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印刷厂。

  社里的印刷业务一直是由燕京新华印刷厂来负责的,另外还有几家固定合作的印刷厂,但接的业务都不多,冠中厂是其中之一。

  “印刷厂那边,回头我再跟社里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然后他又说道:“现在软硬件条件都具备了,广告已经打出去半个月了,等到创刊的时候效果应该也差不多了,接下来我让发行部联系书店和邮局进行征订,你们这边准备刊物的装帧、排版,抓紧时间印出来样刊。”

  李学刚闻言振奋,他们筹备了好几个月时间,等的就是现在。

  “我那边尽快弄出样刊。”

  李学刚带着兴奋刚要出林为民的办公室,就见于华拿着稿子从外面走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