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为什么要这么写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其他观众也纷纷呐喊道:“穆森!牛逼!”

  一时竟有山呼之势!

  穆森心中既高兴,又有几分哭笑不得。

  晚上剧院门口只有路灯,光线黯淡,可即便是这样,穆森依然能听出最开始那道声音的主人是谁。

  大学同学五年,张建军!

  张建军今天是给老同学捧场的。

  当然了,更主要的是,他要来验一验他们燕师大版《嘉靖与海瑞》究竟与人艺版《嘉靖与海瑞》有什么差距。

  差在哪儿了?凭什么我们演的好好的本子,就得给人艺呢?

  事实证明,云泥之别。

  人艺真牛逼啊!

  从当年《霸王别姬》的首演,张建军一直是人艺的忠实观众。今年《霸王别姬》停演,张建军还伤感了好一阵子,不知道以后哪年才能再看到《霸王别姬》的演出。

  可今天晚上看完了话剧之后,张建军觉得其实等一等《霸王别姬》也没什么,没了《霸王别姬》,这不还有《嘉靖与海瑞》吗?

  蝶衣是美,可毕竟是男人。

  相比之下,还是老男人海瑞更有味道一点。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首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提当天晚上首都剧场观众们的反应,光是第二天燕京媒体的反应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好评如潮!

  超过四家报纸对昨晚的《嘉靖与海瑞》的首演进行了报道,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翌日一早,穆森在剧院同事们那里看到了这些报道。

  最近他从燕师大毕业,已经成为了人艺的正式职工。

  “根据林为民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王朝1566》改编,人艺青年编剧穆森创作的话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于昨日晚在首都剧场进行首演……”

  穆森看着自己的名字被铅字印在报纸上,心情激动,这种感觉与昨天在首都剧场看海报上的署名时还不一样。

  这一刻,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林老师拒绝署名所代表的含义。

  恰好这时林兆华走了过来,拍了拍穆森的肩膀。

  “小穆!要出大名啦!”

  确实!

  随着《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公演影响力和口碑的逐渐发酵,穆森的名字在燕京的戏剧界和文化界很快便红的发紫。

  甚至开始有报纸开始找到院里,提出采访他的要求。

  穆森犹豫后,选择了拒绝。

  “为什么?”于是之不解。

  因为林老师就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这话他肯定不能跟于是之说,他估计自己要敢说,院长就敢喷他一脸。

  你敢跟林老师比?

  “《嘉靖与海瑞》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个人的贡献并不多。”

  穆森的谦虚让于是之欣慰的点了点头,“小穆,伱这个心态是对的。不过也不能妄自菲薄,这部话剧你的贡献同样居功至伟。”

  于是之越是这么说,穆森越不想接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