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十三章 暗战(上)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三面倒,还有的自行独立,什么也不倒,包括对宋朝都看不顺眼。

  没有战争,这里也成为宋朝最难治理之处,侥幸四个缘边大佬做得都很好。抛开军事不提,仅是政绩,四个大佬在民族问题上处理皆是很出色,没有一个人是差的。

  但这些终是隐患。

  特别是郑朗抓获来的那批俘虏与强行迁移过来的百姓。

  自愿而来的百姓问题不大紧,他们虽是西夏人,一直对宋朝很忠心,赵德明在世之时,还与宋朝眉来眼去,加上元昊倒行逆施,能来到宋朝最开心不过。

  关健是前者。

  郑朗民族问题处理得很不错,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各族之间原有的矛盾,无论郑朗怎么化解,一直存在。

  他们的涌入,牧场平川的侵占,与本地居民产生新的矛盾。

  政治宗教信仰风俗观点不同产生的纠纷。

  等等原因,但世无两全其美之事。郑朗对范仲淹说,只要有能力,鱼肉与熊掌皆可兼得。说得有理,有人终身泡不到一个妹妹,即便泡到,还要小心杏花开到墙外。有人能泡几十个几百个。后者终是少。

  有弊端,也有利处。

  与李元昊虐待相比,与以前宋朝的杀俘政策相比,郑朗的政策更柔和。再经过宣传,西夏境内一部分百姓蠢蠢欲动,只是元昊手段残酷,边境看得紧,才没有大规模向宋朝潜逃。这是武力手段,长期积压下去,会产生很多矛盾。

  善待战俘,到了关健时候,西夏将士就不会死战,一旦失利,会举手投降…···

  郑朗能做到,元昊也能想到。

  吴昊秘密来到潘原泾水河畔。

  郑朗从西夏掳来一万五千多户,两万五千多名战俘,还了三千名老弱病残的让元昊伤神,还有两万两千多名战俘。也不可能将他们安排在一处,那样非得出乱子不可。

  于是自华亭开始,到潘原到泾州,一直往后方安屯。有的安排到关中内陆地区,正好开三白渠,将一半人安排过去,一边开渠一边屯田。剩下的也看情况,向往宋朝的保留着原来部族没有打散,强迫来的,逐一打散,编入当地各族或者另行安屯。

  不止这批西夏人,还有镇戎寨北面各部族,也将他们全部驱逐过来。有一部分人忠心于宋朝,但数量很少。可以从西夏十万大军潜入好水川宋军居然不察也能判断出来北方诸族有多少对宋朝忠心的。

  还是用这个方法安排。

  好处立显,此时元昊入侵,几乎成了一个瞎子,再不象上次好水川之战那么灵光。

  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更要命的是泾原路防线是自安化到渭州、潘原、原州,向北向西密布着大量的堡砦,也驻扎着许多军队。

  但向东向南几乎没有什么堡砦存在,驻扎的兵力也很少。

  元昊没有攻打之前,将郑朗视为平生第一对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