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五十一章 在路上(七)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兆府,郑朗开始办正事了。

  先将施从光喊来,说道:“你就要留在长安城。”

  “学士,放心。”

  市易法,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商业,首先要模清楚长安城中的物价,包括宋朝中原地区运来的物价,以及羌人与蕃人货物的物价。

  还有那些物产是紧俏的。

  最重要的是皮毛。

  很多人不理解,说没有棉衣,冬天宋人怎么过啊。

  富人有办法的,穿皮裘,穷人只好多穿麻葛衣服,到冬天时塞丝绵作絮。也就是将脚茧与茧壳表面的浮丝与乱丝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塞进夹衣里。李白有一句诗,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国家要打仗,丈夫被征了兵,妻子于是连夜在家中扯丝絮,塞进夹袄里给丈夫做冬衣。

  不明白这一过程,感觉不到语言的魅力,明白了,就会觉得简单的一句,是多么**泪下,离别的感慨,夫妻的珍惜爱情,妻子的爱护,尽在其中!

  最好的袄子是木绵裘,然而木棉能有多少?

  这种丝绵保暖力有限,因此宋朝后面史上大寒,许多士兵站在京城墙头上,站着站着就冻死了。

  但看是什么皇帝。

  赵祯这次做得很好,宁肯浪费财力,一人发一件皮袄,又听从郑朗建议,从江东棉花种植地区,大量征调采购棉花制袄。

  有可能今年大部分士兵能将冬寒解决。

  但无论怎么做,棉花没有普及,产量没有跟上来之前,皮毛还是冬天的主流御寒物资。所以皮毛一直短缺。

  郑朗让施从光主办的正是这件事,还有一个人,仝明也带过来。不过他不会骑马,随崔娴她们在后面前往西北。

  这件事若办好了,会引起争议的。但好在要感谢范仲淹与种师衡,他们在前面做了类似的事。

  将王勇与王宁喊了进来。

  郑朗从行李里拿出一个小包,里面有六百多两黄金,但不是成锭也不成块,而是仿照西夏与吐蕃一些首饰的式样,打成一个个镯子、链子、钗子。然后看着他们,说:“你们若没有把握,现在还来得及。”

  “学士,你放心吧。”

  “可是过了二十多年,你们还是先去镇戎寨,与狄青会合,与他商议一下,做稳妥的布置。”

  “狄青?”

  “嗯,狄将军,你们到镇戎军时,狄将军大约已接任,不要小看狄青,他比你们岁数小,可是足智多谋,非是普通武将所能及之。”

  “喏。”

  郑朗将小包递给王勇。

  王勇打开看了一眼,轻描淡写的将小包重新系上。

  郑朗暗暗叹服,果然是王德用门下出来的,换作其他人,看到这么多金器,早就花了眼。

  但这样好啊,王勇的表现,使他想到陶朱公的故事。

  又说道:“你们先用着,不够,潜回来,我再给你们支持。”

  这批黄金是郑朗自己掏的腰包,但想办成事,远远不够,这就要从泾源路财政里支出。

  “喏。”

  两人站起来,起马离开。

  人未到,箭已发!

  天色渐暮,郑朗抬头看着二人出去,更西方是天际,天际有霞,霞光腥红似血。

  郑朗低声道:“会流很多血啊。”

  忽然郑朗明白了范仲淹的想法。不打仗则罢,一打仗,会死很多的人,甚至有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信属下同僚。

  但不打又怎么办呢?

  不打,只有等死。

  天际渐渐暗了下去,西方天空那一片血红凝成朱紫,仿佛是鲜血干涸,稠得都化不开。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