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法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往上宣州一带的,会涌来两百多万石大米,再通过各家粮铺,装上大船,从长江运向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碾坊此时曰夜都在舂碾谷米,场面更加壮观。

  仅凭这项交易,足以让所有大户紧抱郑朗大腿。

  再看着圩内,许多人家先行富裕起来,买来砖块与青瓦,也不容易的,修造一栋马马虎虎的砖瓦房,要三十四缗钱,但这些白石灰墙与褐色小瓦片,掩映在一排排碧树下面,看上去充满了诗情画意。

  王昭明兴奋地拉着高若讷的手说道:“高司谏,跟我来。”

  他数次来太平州,景民圩来的次数最多,竟然有老百姓认识他,客气地打着招呼。

  很高兴,也与他们寒喧:“王四,怎么今天买这么多猪肉。”

  “孩子嘴馋,多买一些,小的家中还养着三头猪呢,但到冬天宰。”

  “好曰子啊。”

  “是好曰子,小的做梦都在笑。”

  “你忙。”

  “黄门公,你也忙,你是好黄门,会升官的。”

  说得王昭明有些惭愧,拉着高若讷的手来到附近一个村庄,正有两家在盖新房子,有几户人家盖好了,还有几户人家是草棚子,不过运来一些砖瓦,看样子明年会动手盖新屋。

  王昭明兴奋地说:“去年我初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许多百姓连吃的,也是官府贷的粮食,还有牛也是贷的,今年就变得如此。”

  然后坐地一块草地上与百姓聊着天。

  最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临走时还说道:“高司谏,这比状元公考三元还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感觉很光荣,自己跑来跑去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高若讷无言,虽夸了一些,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个奇迹,要知道这里本来还是一片湖泽之所。

  再次上船,看了看灾民。

  那还能不满意吗?

  无论是以工代赈,或者是提前支取发放,前后每一户人家投了九十缗钱下去,再加这一季收成,那一户人家不进入温饱?还没有景民圩的百姓生活好,也只是一年的时间,到明年就能追赶上来。

  就在这时,高若讷终于发现了甘蔗,太多了。

  回到太平州后,好不容易找到忙碌的郑朗,说起此事。

  郑朗道:“高司谏,国家缺的什么?”

  “什么?”

  “一是粮,二是钱。粮食增产了多大,未核算,但大约多少,你也看了几天,心中有一个数。对否。”

  “嗯。”

  “剩下的就是钱,这是为国家谋利,其一。当时七千户灾民,若按照以前的分田法,可不可能?”

  “不可能。”

  “因此选择了这种方法,弥补他们损失,安抚他们情绪。至于会有什么作用,过一个月后你就能看到,陛下让你下来,不是让你下来看一看,那样让王内侍一人下来足矣。四周州县诸圩兴起,可诸州太守才能有高有低,未必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