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3章 党争依旧(二合一)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怒不已。

  言官劾疏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不过是说温体仁心怀险僻,治国无谋。

  任首辅数年,未建一良策,致使流寇嚣张、边警频传,他要温体仁引咎辞职。

  可谓是一语中的!

  因为温体仁当真是不献一策。

  崇祯问他,都回由陛下自行决断,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定然能做出正确判断之类的。

  许多御史都觉得这活,我也能干!

  凭什么他一直当那么多年的首辅?

  从温体仁出任内阁大学士以来,攻击他的事件已经发生过几十次,攻击他的人上自大臣,下至庶民。

  攻击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温体仁是靠同东林党人撕破脸皮激烈斗争,才得以晋身内阁。

  因而一直被东林一气视若仇敌,但他不断受到恶毒攻击甚至在朝野间遭到普遍恶评,可偏偏皇上宠信他!

  或者有些时候,是温体仁示意麾下弹劾他,就是为了向崇祯证明,陛下用我请放心,我绝不会结党营私!

  事实证明,在崇祯一朝,尽管他换内阁换首辅换的勤快,但温体仁是时间最长且最稳固的那个。

  温体仁麾下的党羽大多都是因为利益集合在一起的,下次利益不一致,那咱们就说拜拜。

  所以朝臣与他关系密切的几乎没有。

  这就让崇祯非常信任他。

  因为一个孤臣,只能依附皇帝给他撑腰,才能满心的为他办事,才是最可靠的忠臣。

  再加上温体仁不贪钱,属实是在明末的环境内,是一朵白莲花了。

  这两点外在就让崇祯觉得温体仁是可信任的。

  除了这两点之外,不求财不结党,剩下的便是温体仁非常注重自己的名!

  在加上崇祯行风乱世中用典的信条,用严苛的律法驱动臣民给他办事。

  他们性情气质上却颇有些相似之处。

  两个人都是洁身自好、刚愎自用、刻薄残忍又好用聪明。

  或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契合,才是他们君臣遇合的真正基础。

  但人格契合使人阶段性失明,就看不到对方致命的弱点。

  温体仁行事也显得刻薄寡恩,暗中被崇祯引为知己。

  崇祯任用温体仁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温体仁无形之中成了代他受过的替罪羊和挡箭牌。

  故而崇祯直接让御史回家养老。

  都什么时候了?

  外敌入侵,内乱刚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你们不去思考如何退敌的策略。

  反倒来弹劾朕的首辅,是不是脑瓜子有毛病?

  朕对你们这群人很失望!

  一个言官被摘了乌纱帽,并没有吓到众多御史。

  他们接连上书弹劾,在外督师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镇守通州兵部侍郎仇维桢。

  说他们报捷的内容是二百余人,隐瞒了我大明官军损伤千余人的事实。

  在叙功首推监视内臣,是别有用心的,御史们并且义正词严地请求罢去所有督军内臣(太监)。

  换了张凤翼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