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一帮虫豸(第一更)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作“未去朝天子,先来谒书手”。

  因为崇祯在皇城里仔细核对的账本,全都出自这帮书吏之手。

  原始数据就是错的,他纵然核对一百年,也核对不出来真实的结果。

  官被管起来,吏全都抖起来了!

  因为在大明不但官员贪污受贿,凡属宦官、师爷乃至门房、皁吏。

  只要职位同国家权力连上点边的,没有一个不贪污不受贿。

  崇祯喜欢罢免高官,这些高官一旦进入诏狱,监狱是要收入门费的。

  过一道门就交一道门的钱,要不然狱卒就不放你进监狱,别以为没有整治你的手段。

  就算是在崇祯眼前,御史们到会极门投送奏本,守门太监也要按例收取三钱银子的手续费,没有钱就拒绝接收。

  有的是法子,让皇帝看不见伱的奏折。

  反正皇帝每天批阅奏折批的老眼昏花,他能不能记住还是一回事呢。

  天子门前尚且如此,大明风气可知。

  有钱是大爷,没钱你就是个屁!

  崇祯如此严厉的执政,不仅没有复制成功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段。

  反倒还促成了底下大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躺平状态。

  官员们面对重罚,不仅不振作起来,反倒觉醒了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真正躺平的法子。

  大家对于来了公文就批“照行”,绝不多置一言,爱咋咋,只希望能够平安活到任期满了,回家享福去。

  崇祯对于大明官员的贪污贿赂深恶痛绝,但好像一直也没有弄明白造成这种无官不贪局面的内在原因。

  他总是想利用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强硬的手腕来扭转这种贪污成风的局势。

  至于用大明的监察系统监察官员,属实是贪官监察贪官,给钱我就帮你平事。

  但现在崇祯还没有重新大规模启用,锦衣卫和东厂这套特务系统。

  他听说了百万石粮草不曾下发,心中更是恼怒。

  他心中已然决断要悄悄让这两个部门侦办,准备给贪官污吏来一记狠得!

  崇祯认为,要不是这些贪官,陕西乱贼如何能够发展壮大?

  这些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好榜样”,不杀不足以平息他的愤怒。

  可是大明风气如此,东厂和锦衣卫也不是什么好鸟。

  东厂和锦衣卫从主官到吏卒爪牙这个系统也腐败的很。

  他们不但受贿索贿,还常常有意制造冤案,趁机勒索。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每缉获到州县官员送到京城的礼单,就故意把收受双方的名字洩露给当事人,然后挨家索贿,直到满意了才罢手。

  然后这个法子被东厂拿过来:照般!

  可以想象,那些被揪出来的贪官污吏虽然大部分都是罪有应得,却只是贪官群体中极个别的倒霉鬼。

  真正神通广大的贪官们是很难受到惩治的。

  在崇祯严厉惩贪政策中得到好处的,反而是贪鄙成性的厂卫特务组织。

  钱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转移到了别人手里,唯独不会转移到崇祯手里。

  此时此刻,崇祯对于朝臣极为失望。

  他现在最失望的便是辽东、山陕、以及最新河南爆发出来的民乱。

  而在这几个方面,朝臣们不但不能为他分忧解难,还常常对他有意欺瞒,让他连基本情况都摸不清楚。

  崇祯再次下定决心要重用太监,至于先前禁止征召民间私自阉割进宫当太监的事,先往后放一放,就当没说过这话。

  然后他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曹化淳。

  纵然他此番差事没有干好,可终究是家奴,是自己人,不会像朝臣那样蒙骗自己。

  特别是陕西的情况必须要查清楚,就不能信任这帮朝臣!

  他们合起伙来,欺瞒朕如此之久。

  要不是这伙乱贼杀进皇宫来,他们是不是要欺瞒朕一辈子?

  崇祯甚至认为反贼赵勇刚说的是对的,朝堂之上,全都是一帮虫豸。

  有他们在,如何能治理好大明?

  出差结束了,晚上就一更,等我明天雄起,看看恢复五更。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