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送死的事得别人去(五更求月票)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所以才会误视秦地饥民全部为盗贼。

  以至于从天启七年开始,陕西民变势如燎原,不能短时间扑灭。

  如果不筹集军饷,继续增兵,恐怕官军去了东面,流寇就跑到西面。

  官军被拖的兵疲将老,流寇就能裹挟更多的人加入他们。

  如今便更证实了流寇是这样的。

  只不过以前只在陕西省内晃荡,现在扩展到了临省山西,并且在山西把起义事业搞得有声有色。

  陕西问题并不只是陕西问题。

  势必会危害全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象坤其实早就关注过陕西,也曾经上书过,奈何朝廷都重点关注辽东。

  无论是陕西本地官员,还是朝廷都不重视,以至于秦地流寇做大。

  等到固原兵变,武之望不是病死,而是畏罪自杀的消息传出去。

  朝廷的才觉得陕西的局势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第二个便是没有人愿意干三边总督这个空缺。

  实在是太危险了,大家都是要发财过好日子的。

  所以拖了几个月,都没有一个官员来陕西挑起这幅危险又艰难的摊子。

  吏部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推举了只会“顾全大局的”杨鹤。

  杨鹤因维护熊廷弼被魏忠贤给除名,一介白身。

  结果被崇祯皇帝给起用,然后为了感恩,他就开始不断的上书陈情利弊。

  杨鹤本来吏部就是硬着头皮推荐,希望皇帝能够拒绝,按照惯例杨鹤的职务是不能外派的。

  但出奇的是皇帝在平台召见了他,同意了吏部的举荐,对杨鹤委以重任。

  杨鹤推辞,因为他的从官经历很简单,从知县到御史,从无带兵经验,面对陛下如何平叛的问题。

  杨鹤啥都不清楚,搞不懂细节,只能泛泛而谈,说自己清愼自持,抚恤将士而已。

  然后皇帝说就你小子了,赶紧去上任。

  王象坤知道陛下为何会对杨鹤委以重任。

  先不说杨鹤被阉党迫害这一大前提,便是清愼自持这四个字。

  因为陛下不喜欢人结党。

  王象坤眼看着杨鹤招抚陕西贼寇,简直就是胡乱做事,导致贺今朝做大。

  若是杨鹤他一心剿灭秦地的贼寇,绝对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算了。

  想那么多还不是要自己给他擦屁股。

  杀光城外的这伙锤匪,彻底平定山西的乱贼。

  王象坤摇了摇头,看着众人道:“有人敢去贼寇营寨里,面谈贺今朝吗?”

  听到王大人的话,方才热闹探讨的大厅瞬间就寂静下来了。

  谁敢单身匹马的闯贼窝啊?

  万一一去不回,那可就身家性命就交代那里了。

  这如何能行?

  “大人,莫不如我们找一个机灵的小吏,去冒充朝廷命官,前去探探这群锤匪的最终底价。”

  “就该如此,我们都已经知道大人的安排,万一说漏了嘴,岂不是误了大人的事情?”

  “没错,理应让一个毫不知情的人去代表我们和城外的锤匪谈,如此一来,情真意切,想必也能哄骗锤匪。”

  众多官员顺着话当即出了不少主意。

  总之冒险送命我不行。

  但是张张嘴让别人去冒险送命。

  那可绝对是一把好手。

  王象坤听着这帮人的话,暗暗叹了口气。

  到底是我大明的朝廷命官,都晓得爱惜性命!

  文臣让武将不惜死,可自己同样也做不到不惜死呀!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