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9章 干了事又像是没干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效果比起来远远不够。

  一些朝臣上疏说了些感动激奋的话,一些朝臣对朝廷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了些应急的办法。

  但那些办法仍然是迂腐无用的居多,切实可行的极少,因而朝廷的大事还是在一天天坏下去。

  朱由检又集中精神全力抢修大明朝廷这只千疮百孔的破船。

  在他发部“治理维新”上谕之后,他接连召见群臣,对各方面的政务进行商讨,提出新的要求。

  但实际情况上对付内乱与外患需要大批精兵,就要整顿部队,操练士卒。

  在这个问题上,崇祯首先想到了京营的禁军,在召集有关官员会议时提出从京营中选拔出五万精兵,重新编营操练。

  主管京营的侍郎回复皇帝,京营本来就应该是精兵强将。

  由于承平日久才出现老弱病残充斥、不堪一击的现状,与其重新立营,不如就在京营中裁汰老弱,选练精壮。

  还提出了任用得力将领、对士卒进行考核选拔等具体办法。

  崇祯听了很高兴,同意照此办理。

  但这次训练京营的计划还是成了一纸空文,京营根本就没有什么可用之兵。

  大家出点主意都可以说,但是真落到实处,又有谁会去做呢?

  对于让崇祯帝头疼了十几年的财政问题,由于天下民力已竭,开源大体无望,他只能再从截流方面想办法。

  针对各地名册有兵额而调用时却没有兵的情况,他要求户、兵两部对各处兵丁人数进行彻底清核,以后一律按实有人数支取粮饷,以节约开支。

  崇祯还要求各地将向来拖欠中央的应缴钱粮迅速结算交清,要户部拿出具体办法。

  但在朝政一片混乱、各地反贼实力持续加强的情况下,崇祯这两个措施同样没有被执行,财政状况依然在急剧恶化。

  除了练兵、理财这样的重大机宜之外,崇祯的“新政”还包括一些不太重要却也能显示少许新气象的方面。

  他要求刑部及各地方官对于全国的在押囚犯进行一次大清理,对那些案情可疑或是情有可悯的案犯或取保假释,或减刑免刑。

  对于追赃的犯罪官员,大部分可以查明宽免,或全豁,或减半。

  为了表示朝廷的恩典和对人才的渴求,他还决定增加了各地乡试中举的名额,两京十三省共计增额一百二十二名。

  特别是针对贺今朝不举行科举一事,他只能想到用这种法子拉拢士人,报效大明。

  此外,崇祯还做了一些礼制方面的改革,均属无关痛痒。

  因为他的命令都很难覆盖到北直隶周遭了。

  崇祯的一番维新尽管迂腐缺乏实效,却也表现出他对于时局的一种紧迫感。

  他心比天高,也隐约感到了一种亡国在即的恐惧,可惜他的治国能力实在平庸。

  虽然着急,虽然努力,却不得其法,终究挽救不了目前土崩瓦解的局面。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