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教室内的场面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只不过受制于场地限制...往往能够有机会听到朱由检讲课的学生士子到现在数量也算不上太多。

  更多的时候,朱由检还会在宫内的一间屋子内像今天这样和大臣们分享最近得到的知识。

  尽管没人知道这些都是哪来的...

  “粮食毫无疑问,来自农业...农业生产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料。”

  说到这里,朱由检故意停顿了一下,转而看向了徐光启开口说道:“爱卿可知道,现在民间大多使用何种肥料吗?”

  徐光启想都没有想,这样的问题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只听他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回禀陛下..现如今民间还是使用人畜粪便或草木灰来作为肥料居多。”

  说完后,就看见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冬季已经逐渐到来,京城的气温在短时间内往下滑了不少,大臣们都已经换上了比较厚重的官袍。

  而在屋内,一个颇具后世农家小火炉的装置正在屋内屋外的不同风速的影响下烧的火热。

  暖洋洋的温度让不少大臣此刻都将身上的官袍换了下去,一旁有小太监帮忙放在别处。

  作为皇帝的朱由检,同样穿的算不上厚。

  “民间现有的肥料,往往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弊病..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沤肥是颇有技术性的专业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民间的湿肥..也就是各类粪便,非但不能够帮助庄稼丰收,可能还会影响粮食产量。”

  “而草木灰作为肥料,尽管可以通过焚烧秸秆等方式来获取,可往往肥力比较低..有时候不仅仅不能帮助百姓,还会因为控制不好而火势难以控制..”

  朱由检的话,引得一众官员纷纷点头,今天来到这里的不仅仅有农业部的官员。

  其实还是有不少刚刚组建的辽东农垦集团未来的官员在此听朱由检授课,听到陛下讲的课,也纷纷明白了眼前的皇上是真的有真才实学,所说的问题可谓一语中的,说在了最关键的问题上。

  “朕现在,就是要教授诸位爱卿几个更加行之有效的生产肥料的方法..不仅仅方便快捷,而且几乎不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大明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独立生产..”

  话音未落,徐光启就一脸喜色的冲着朱由检开口说道:“陛下真的是时刻心系百姓...臣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几种了..”

  朱由检转身,捏紧粉笔。

  在背后的黑板上首先写下了几组配方,分别为:土氨肥..以新鲜牛粪五十公斤、黄豆粉五十公斤、熟石膏粉末五公斤为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后调配出来,用土窑密封三天沤肥后兑三倍重量的清水即可使用。

  刚刚写完,众臣都开始面露惊讶之色,皇帝居然能够如此懂的百姓的农桑之事。

  怎么能够不令群臣震惊。

  可更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

  只见朱由检又写道:土制硫肥,需要使用到人尿五十公斤、熟石膏五公斤、水二十五公斤。

  同样是按照同等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使用土窑密封沤肥十天即可直接用来施肥。

  。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