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试验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进行计算调整。

  可尽管是这样。

  也要一边生产,一边观察情况。

  兵器总局的工匠走近已经烧的滚烫的玻璃窑边,随手取来坩埚,将提前配比好的原材料倒了进去。

  原材料准备了很多份,而不同份之间的配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至于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摸索出到底是哪一种配方在实验生产阶段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幸好有着多部门的协作扶持,大量的材料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找到,并且调配过来,不然光里面那些复杂的材料都让人头疼。

  更何况还要对全流程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拆解。

  不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第一次烧制的时候不出错,只有将不同的操作流程进行多次的模拟试验,才能够被确定下来。

  玻璃的烧制。

  工艺程度是相当复杂的,难度也是很高。

  在将原材料烧热之后,在熔化的玻璃水之中,首先就要加入硝石对原有的颜色进行去色流程。

  这是因为在玻璃的原材料之中含有不少的铁元素,使得玻璃呈现出绿色的光泽,尤其是其中包含着不少的二价铁,这也是为何如今的大明将玻璃往往都烧制成为了琉璃的原因。

  而现代化的工业制取玻璃就不一样了,在加入硝石之后,就能够将二价铁进行氧化,使得其变得无色透明。

  并且在玻璃烧制结束后。

  还有澄清的步骤,要在玻璃热液之中加入类似食盐这样的添加剂,减少玻璃之中包含的大量气泡。

  使得玻璃内部的气泡尽可能减少。

  今天围在这里的无不是大明最顶尖的一批工业人才,对于玻璃的生产流程来说已经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玻璃的生产会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毕竟数百年来,都没有人发现琉璃其实还可以是无色的状态,但是现在在《玻璃工业化制造》的那本书中。

  描述的玻璃就是犹如纯净水晶一般透明。

  这样的区别让这些大明的工业人才们为之痴迷。

  很快。

  第一锅玻璃溶液便被炼制了出来,经过了所有步骤之后便被倒入了由生铁打造的模具之中,这模具的制造还是仿造了铸铁大锅所使用的。

  嘶..烧的通红的玻璃溶液逐渐冷却。

  模具打开,一个通体透明的玻璃杯就被做了出来..

  透明的玻璃杯被一旁的工匠用特制的手套垫着,拿在手中确认温度已经彻底降了下来之后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散发着犹如水晶一般光泽的玻璃杯,几乎是离开模具的那一瞬间便吸引了全场目光的注视..

  “神奇..太神奇了,老夫活了这么久了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琉璃啊!”

  “还叫琉璃呢?皇上都说了,这是透明玻璃!”

  “美...”

  说着说着,王毅思突然将那玻璃杯拿了起来,不断端详,左看右看。

  “这就成了?”

  王毅思刚刚说出口,谁料一旁的另外一位皇家科学院的研究员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还差点..”

  这话一出犹如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