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4章 拔除防御点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菲波斯派出的二十万主力。

  不过进展极为的缓慢,到现在也就到达凡湖附近,跟他们接上还需要很大一段路程。

  只是随着战争进入到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大华也开始逐渐的体会到压力。

  到底是当世的强军,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再说人家还有本土的优势。

  本部的地形环境极为的复杂,全都是高高低低的山脉,组合成一片辽阔的高原。

  这些地形不适合大军成规模的作战,却很适合小股的部队打伏击。

  加上穆拉德在开战之初,就开始大规模的兴建各类的防御设施。

  召集能工巧匠和无数的劳力,在这边绵延数百公里的边境线进行防御设施的修建。

  等到兵力撤回来之后,就开始进入到各处的防御设施之中,将整条防御线连成了一体。

  大华尝试的攻打了几次,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就算是出动飞机也是收效甚微。

  主要原因就是奥斯曼帝国修筑的防御线实在是太坑人了。

  那些山中很多原始的山洞,几乎都开发成奥斯曼帝国的防御点。

  防御点连在一起就成了防御线,这些防御点在外部根本就看不出来。

  就算是看出来能怎么样?大华的战机所有打击都是为人家挠痒痒。

  战机的攻击性再厉害,还能将整座山给炸没了不成?

  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大华的耗费简直就太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立体化战术、机械化部队,全都没多大的作用了。

  最适合这种打法的,就是大规模的抢占山区内部的城镇,然后动用步兵逐个点的清理掉这些防御点。

  大华的战机全部改变职能,变身为侦察机,对这些防御点的布局进行侦查和标注。

  一支支的队伍进入大山,携带的都是单兵武器,开始进行艰难而又庞大的清理工作。

  提哈是蒙古族人,他长期生活在高原上,部落游牧在祁连山的东南麓。

  作为最早归附大华的部落,提哈在大华的宣传下加入了军队。

  经过对高原各部的作战,以及西平叶尔羌、布拉哈的战斗。

  他已经是一名光荣的连级基层指挥官。

  带领的战士隶属于征西军团第十九军第二十三旅七团九营。

  他们连队接到的命令,是沿着阿卡呀进入奥斯曼帝国内部。

  对于奥斯曼帝国设下的那些防御点进行拔除,与兄弟部队一起摧毁敌人的防线。

  他的连队如今满员有一百人,全部装备的是帝国制造的最新单兵半自动步枪。

  每个班都有挺机枪,全连有四挺重机枪,还有火箭炮等单兵攻击武器。

  手榴弹等更是不用说,都是标配的,而且个个都是全部加满的状态。

  因为行军路线在山里,他们都没带着影响行进的物品。

  每个人仅仅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剩下的会由空投来补充。

  由于是轻装上阵,他们的行军速度很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