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改变结构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聚居的态势,大华子民和原住民交错杂居。

  每几个村会设置一个民兵小队,维护治安的同时,也防范原住民反抗。

  这里之后的发展,会以捕鱼、养殖、轻化工、旅游等来定位。

  每个县城会下派一定的任务,乡镇去落实到每个村。

  比如养殖,大华向当地的原著居民发放鸡鸭和猪。

  将他们整个村组织起来,做科学的养殖。

  然后一批家禽放入山中去散养放养。

  几乎不用这些人做出太多的改变。

  这里到处都是鱼虾虫子。

  那些散养家禽都不愁找不到吃的。

  等到一季几乎这些原住民都能看到钱。

  用钱去买到想要的商品,积极性就会有提升。

  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发下去的这些禽畜,别被这些原住民都给吃掉。

  别以为这是个笑话,其实发生的几率,绝对比让他们养好的几率要高的多。

  也只有这个办法去做了,如果真的出现反抗,那也只能去强力镇压。

  一切都做了,总不能再说大华对他们不够宽容了。

  郑毅商定好这里的发展计划,带着依依不舍的妻儿登陆南泽行省所在的佛州府。

  佛州府的名字,根本就没刻意去想,新大陆这边大多数的地名都是如此。

  除了北部当初郑毅搞出来的那些宁、定、镇、平等地名。

  其他都是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进行音译取个字就用上了。

  佛州也是按照西班牙人取的名字,摘出一个字用上的。

  反正就是个地名,李然和整个新大陆管理机构都不太在意。

  郑毅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佛州这名字其实蛮好听的,起码符合他的记忆习惯。

  这里广饶肥沃,除了部分开发出来的沿海种植地带,其他的都是大沼泽。

  是以取名的时候,直接按了个南泽行省,就是因为这边沼泽地太多。

  不过平原也是很多的,如果开垦出来,起码光是热带作物产量就不会太低。

  华夏世代相传,对于耕种有一种莫名的热衷,到哪里都是尽量的开垦和种植。

  这里有当地的土著民族,也有一些西班牙定居在这里的殖民者后裔。

  也有后来到这边生活的莺歌兰开拓者的后裔。

  成分相当的复杂,矛盾也是极为的突出。

  不够自从大华占据这里之后,就开始大量的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

  此时大华已经有大约二十多万人生活在这里,只是还没有占据主要的人口结构。

  大华的四处开垦,也造成了不小的冲突,尤其是与当地原住民的冲突。

  这边的人和东巴州的人没什么太大差别,都是比较懒散的那种类型。

  本身就不待见那些之前过来的殖民者,如今对于大华人也是不待见。

  爆发了不少的武装冲突,好在都被大华及时的镇压住了。

  后来李然想了个办法,让北部的那些印地安人南下。

  一方面组成印地安军团,对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