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徐光启出山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抛出来。

  徐光启立刻就被震住了,以极低的姿态开始与几位学者沟通。

  一帮人聊了整整一天,都是有种相近恨晚的感觉。

  徐光启更是受益匪浅,许多思路都被他们启发打开。

  在徐家住了一晚上,徐光启第二天就开始收拾行装。

  打算前往随着这些学者前往中京的农业大学。

  还亲自写信给他的那些学生,希望他们前往农业大学做研究。

  一些擅长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学生,他也推荐去其他大学进行学习。

  学无止境,他知道他教出的那些徒子徒孙,想要超过当前大华的水平根本不可能。

  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求学,学会新的知识后,再在各自的领域去做出贡献。

  郑毅送他到天津卫港,乘船前往中京,他自己则是乘船前往了蓬莱港。

  蓬莱港与大连港之间,正在修建跨越渤海海峡的海上通道。

  从立项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朱功亮几乎全程盯在这边。

  建设部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别人,连建设部的职务也就剩下虚职了。

  郑毅这次就是打算看一下海上通道的建设情况。

  如今北直隶归属大华,海上通道的作用就减弱了。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条通道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起码能够将两座半岛连接起来,以辽东促进山东半岛的发展。

  蓬莱港如今比当初已经扩大了十倍有余,海上到处都是停泊的船只。

  港口的吊机也是忙碌无比,不停地装卸着各种货物。

  从港口往海上看,几十艘大船正在海上紧张的施工。

  郑毅在港口乘车,从蓬莱山的直接上了新修建好的登州跨海大桥。

  这座桥的通车是在去年,连接蓬莱港和长岛。

  长岛如今已经不是往日的长岛了。

  原来只是几座散落的岛屿。

  人数最多的长山岛也只有不到千人。

  如今长岛已经成为一座倒u形的大岛。

  几座大的岛屿全都被连在一起,在南侧形成了一个港湾。

  填岛造陆,这就是朱功亮对长岛诸岛的改造方案。

  动用了上百艘的工程船只,从岸上运输石料百万立方。

  整个将数座岛生生的建成一座大岛,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完全足够建立一座县城的标准,而且好还能有效的分流蓬莱港的货物。

  从这里上岸可以等到跨海通道建成之后,直接通过跨海通道运往辽东。

  也能接纳大连港和旅顺等港口的溢出,成为南北交通的一个重要节点。

  郑毅到了长岛的时候,朱功亮正在长山岛的指挥部中坐阵。

  原本是打算扩建四座人工大岛,将整个渤海湾划分为四条大型水道。

  但是随着复兴号升级,朱功亮将建设方案直接给改了。

  北砣矶水道和南砣矶水道不改了,继续保留原来的水道。

  至于小竹山岛和黑山岛两座岛屿,都进行适当的扩张和加固。

  然后利用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