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墨家来了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介绍,他们放飞风筝的场地,在武-汉木兰草原,于荆楚名山——木兰山的东面。

  “嗯嗯!”征得亲哥点头,妹妹立刻回复了武-汉文化局。

  那边的领导,也是在看完电视后,才了解到有李子夜这么一号人物。要不然,不刷抖音、不刷微博的他们,估计干到退休,都不会知道当今潮流的风向标是谁。

  就在妹妹答复相关部门的时候,李子夜拿出手机,进入了游戏。

  这时,周围场景一阵变换。当他再度睁开眼,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战国时代!身处于一座古城之中。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儒、墨、名、法、阴阳、道德、纵横、杂、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而李子夜所在的阵营,是被后人誉为“自然科学体系先驱”的墨家。

  不吹不黑,相比于先秦其他学派,墨家更注重实践。不仅提出了兼爱的人文理想,还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出真知。

  “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这时,一名身穿长袍的男子,出现在城墙,手里推着一个很大的木鸢。

  他是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人称“墨子”。

  刚才墨子嘴里念叨的古文,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那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

  他的这一理论,比牛顿的惯性定律,早了整整上千年!

  不仅如此,墨子还对天文学中的日月恒星位置运动,数学中的“零”与“位值”观念,切理学中,波和粒子、宇宙开创等学术,有着颇深研究。

  如果当初秦始皇不废百家,而尊儒、墨。那么搞不好,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了。而华夏的科学技术,也将一骑绝尘,领先世界数百年……

  李子夜看着墨子,这位华夏古代的科学家。他推车上的木鸢,十分巨大,但并不是传闻中花三年时间做好的飞行器,可以上天巡游,侦查敌情。

  这种传闻,实属把故事玄幻了。

  其实墨子的这个木鸢,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制造出来的木风筝。不过多了亿点机关罢了。

  只见墨子让他的徒弟们,把木鸢运出城外。然后众人来到一处悬崖峭壁,开始试验成果。

  悬崖上的风很大,吹得徒弟们有些睁不开眼。他们在老师的授意下,调整好角度和位置,并且把绳索绑在一块大石头上。

  等一切安顿好后,墨子一声令下,徒弟们加速推着木车,把木鸢和车一起推下悬崖!

  这时,神奇的事发生了!原本滑翔向下的木鸢,在遭遇大风后,猛地一个抬头!径直朝天空翱翔……

  木鸢的翅膀,还会随着风向、风力不断变化。就像空中的鸟儿那样,时而张开,时而收紧。

  墨子的徒弟们见风筝上天,一个个高兴得哈哈大笑,爽朗豪迈。

  李子夜静静观察着木鸢。此时的他心里有个疑问,那就是“这风筝该怎么弄下来呢?不见得是一次性的吧?”

  正当他疑惑着的时候,仅见墨子他老人家给出了答案,“徒儿,你等在此记录,等下记得把残骸也一并带回。”

  好家伙,还真是一次性的!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