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桃源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好李家在村里承包了一片荒地。凭李子夜的木工手艺,不说一个人把活全都干了,但至少在建筑风格和工艺流程上,肯定有保证。

  到时候,良辰美景夜光杯,古色古香田野栖……画面要多美有多美,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子夜,那我待会儿就去跟领导商量,等我好消息!”赵怡欣喜的说道。

  “嗯,好。”李子夜点点头。

  ……

  处理完事情后,李子夜和妹妹还买了不少礼物,带给家里的亲朋好友。

  “哥,屋子你打算设计成什么样的哦?”路上,闲来无事的妹妹好奇问道。

  一旦电视台那边审批下来,那么建造场地的成本、酬劳,肯定额外支付。

  李子涵倒也不是贪图那笔钱,她只是有亿点期待。

  听完妹妹的疑问,李子夜沉吟片刻。房屋的具体结构,他还没想好。不过肯定要相比前世的蘑菇屋,更加华夏风,更加怡然自得一些。

  所以……

  “子涵,你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那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还会背吗?”

  李子夜没有正面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直接考了她。

  “晋太元中……?感觉好熟悉啊!”

  李子涵用手拍了拍脑瓜,亲哥念的古文她很耳熟,但就是想不起来。不过好在她脚滑脚滑的,善用手机搜索。

  “我去,《桃花源记》?”

  妹妹睁大眼睛,瞬间明白了哥哥的意思。亲哥这是想打造一处世外桃源……

  ……

  当李子夜和妹妹回到家,他抽空打开手机,进入游戏传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阵爽朗的读书声,从耳边传来。

  李子夜缓缓睁开眼,发现跟前有一位古人,正一边种着田,一边吟诗作乐。

  瞧古人的样子,田种得有些不太妙。不但苗草稀疏,而且种子也被鸟儿吃了。农民伯伯看了都要气吐血……

  这位不会种地的古人,名叫陶渊明。他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勤恳恳忙活种地。但效果却很糟糕。

  其实也没办法,陶渊明乃一介诗人,并非从小务农。许多农活上的细节,他也不太清楚。

  待日落后,陶渊明扛着锄头,一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妻子早已为他煮好了饭菜。

  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坐在桌前,晚上的佳肴是稀饭配咸菜,还有苦瓜。

  陶渊明望着正在长身体的儿女,又望了望分量不足的饭菜,于是放下筷子叹息道,“快吃吧,不然菜要凉了。”

  “爹,您不吃吗?”儿女问道。

  “爹还不饿。”陶渊明假装说道。

  李子夜静静地看着。后人都知晓陶渊明高风亮节,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人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流芳百世。

  可是……这背后的辛酸,却没人能体会。

  无论古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