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神锋龙纹剑与贝勒刀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看直播的500多万网友,本以为会到此结束。然而没想到的是,直播间并没有关闭,而是随着车队一同前往故宫。

  屏幕前的网友们,比捡到钱还高兴,他们非常想知道后续。比如国宝有没有破损,会怎样进行保养修复之类。

  当押运车辆抵达故宫博物院,专家们对十六件文物,进行了最终的检查与鉴定。查看文物的保存状况,细节处有没有磨损。

  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文物都保存较好,像“王羲之字帖”,“碧玉朝笏”,“珐琅麒麟”等等,都不用过多修复,只需保养即可。

  但“乾隆皇帝的御用甲胄”,还有“铜鎏真金宝塔”,则有或多或少的破损处。

  特别是放置御用甲胄的另外二只囊匣。当专家们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存放的,分别是乾隆皇御用刀剑。

  自古以来,刀和剑是重要的兵器。刀走刚猛,而剑走偏锋。

  故宫专家们,小心翼翼的端起刀剑,放在跟前细看。只见宝刀长90厘米,刃长75厘米,重约一千克。

  雁翎刀型,三面复合刀体,夹钢丰满,开双道血槽。刀装全部鎏金,镂空浮雕金龙,刀鞘镶嵌绿松石、黄金石、珊瑚等宝石。

  刀柄和刀鞘通体包白金,并以绿松石和红珊瑚镶成花卉……目测全刀共镶宝石200余颗。

  如此豪横的佩刀,除了清朝皇室,恐怕没人敢拥有。

  虽然乾隆皇的宝刀,十分奢华。但刀鞘和刀刃处,都有一些明显的磨损。可能是掠夺过程中,士兵太过粗暴,又可能是运输途中,发生刮碰……

  “嘶……这破口有些难处理啊?李先生他们也在忙,要不请顾师傅他们过来看看?”

  现场的专家学者们,主要以考古、鉴定为主。对于文物修复方面,不太擅长,顶多懂点保养知识,或简单的修补。

  而眼前的这把乾隆皇宝刀,锻造工艺复杂,小小的一处刀柄,就用到至少三种工艺。

  所以专家们,也不敢擅自处理,得请老法师来。

  直播间的近600万网友见状,一边为宝刀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另一边又大声疾呼,“别请什么老法师了呀!现场不就有一位嘛!”

  “对呀,赶紧找子夜大师看看吧!文物修复这块,我们只认子夜大师!”

  “好家伙,舍近求远了这是。不过话说回来,故宫的专家找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貌似没啥毛病……”

  正如有些网友说的那样,也不怪专家们费老大劲绕路。因为按照平时流程,故宫收的文物,肯定得找宫里的师傅看看。

  如果师傅们也修不了,那再想其他办法,也没问题了。

  况且此时的李子夜,还在不远处协助其他专家拆箱,检查圆明园蛇首的保存状况。

  好在兽首“皮糙肉厚”,这些年也保护的不错,只需要在表面上一层特殊釉料,做好保养就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