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8章 流民出路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的情况下,谈养兵、作战等问题,不会有什么顾忌,但今天两人都没有提到蛮族军这一次在见湖镇全歼见湖镇的倭寇,会有多少缴获。蛮族军那边不会提,中军这边也故意不提。

  大人,徐金胜和于连欣等人也没想到,倭寇会在见湖镇藏下如此多的金银、贵重物品。

  杨继业在第二天与唐俊词见面,唐俊词已经知道见湖镇大捷,见面之地势在杭城外地粥场。唐俊词特来找杨继业,而杨继业也估计唐俊词可能到这里找自己。

  见了面,杨继业放下手中的分粥器物,笑着对唐俊词说,“大人好,新年新气象。唐大人今年一定会高升了。”

  “杨咏石这吉言,我只能接下。”唐俊词说,“杨咏石,距离京城会试时间可不多了。你当真要错过这次会试?其实,科考也讲求一鼓作气,以你的才气学识,会元榜首也是有几分实力的。”

  “大人,今年不去京都会试,也是确有因由。一来年轻,学识浅薄,二来也是家里变故,只能选择到苏杭来游学。如果能够多聆听大人几次教诲,定然有所增进的。”杨继业说,两人见面,都没有先提到见湖镇的大捷。

  杨继业家里到底出什么事,是得他不去京都会试,对杨家而言,难道还有比杨继业科举更紧要的事情?但唐俊词也不会追问,各人有自身的隐秘。

  唐俊词甚至在猜测,杨继业是不是蛮族人。要不,如何会与蛮族军有这样深厚的关系?这同样是杨继业的私隐,不适合追问。

  “这边不忙吧。”唐俊词说,粥场这边的人不少,特别是杨继业这家粥场,因为吸收了不少人加入,有更多的青壮到这边来。

  唐俊词虽知道杨继业所作的一些事情,但不会深究和干预。这时候,只要能够安稳住流民,社会层面就是安稳的。这对他这个知府而言,则是天大的事情。

  “我陪大人走走,也才能聆听到大人的教诲。”杨继业笑着随唐俊词走,杨猛等人自然而然地跟着。

  在几个粥场之间巡看,唐俊词说,“杨咏石,这个春天是苏杭人最艰难的时段,你怎么看?”

  “大人。倭寇之患还在,但恢复生产却势在必行。流民们不生产,到秋后还能施粥的,可能就没几家了。”杨继业说。开粥场的消耗有多大,杨继业从没看过这方面的记载,但他这段时间在粥场的投入,是清清楚楚的。

  目前,每天两千斤大米下锅,熬粥。充其量不过那个养活两三万人而已,对于整个苏杭流民说来,确实占比非常小。杭城周边,如今聚集起来的流民,少说有一二十万人。按照比例,每天得两万斤米粮,不过是让流民们苟活。

  但这样的开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杨继业目前可制成,但也是在苏杭这边还可买到米粮的前提下。随着时间推移,米粮的价格会飙升,只有从其他地方运送米粮来填补,整个开销会翻倍提升。

  让流民们自救,才是官方最应该做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