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 自我介绍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胜战绩虽不算惊人,但却有不错的战绩,性格上也是有所了解的。对于这样一个将军,到苏杭来剿灭倭寇,从某个角度说是更为有利的。

  当然,对徐金胜这样的高端级别的将军,对杨继业这样一个少年,也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真完全改变或说完全接受并信任杨继业。仅是因为杨继业的言行,让作为军方将军对一个文士的态度。

  杨继业也明白这一点,如果徐金胜这样高端的大将军,自己几句话就完全信任自己,那自己真要严防着一些,免得这次剿灭倭寇之战,将蛮族军和王府军都败亡一空。

  老秀才自然要感叹一番,特别对杨继业的那首诗,有更深的理解。《咏石》诗在文朝不少地方传送,可苏杭这边的小镇,却没听过这诗。徐金胜作为军方,对于文士的诗词,哪又会在意。

  杨继业将《咏石》诗再次说出来,是为自己做宣传,比较对于一个有绝对为国为民而付出所有的人,会让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然后就是,徐金胜的随行人员中,如有人听说其杨咏石这样的名号,对他以后在徐金胜面前办事,也会少很多阻力。

  见过面,相互间的谈论还算不差,但徐金胜也没有要留下杨继业的意思,甚至都不问杨继业在这边接下来有怎么样的计划。

  看这情况,杨继业站起来主动离开,以退为进。只要军方主要人物见过自己,以后自己出现在王府军中,就不算奇怪。毕竟之前就说过的,他带着王府军赶到苏杭这边。

  老秀才与杨继业一起告退,到外面,一起到杨继业所住的旅店。到房间,老秀才说,“先生大才,《咏石》诗高妙,不得了啊。”

  “老先生过奖,这诗不过是偶然所得。”杨继业便将咏石诗的情况说了说,使得老秀才更加佩服。老秀才在泾延镇有些人脉,算是德高望重之一,但这边真正有主导权的人,还是镇上的富户,一家传世两三百年的赵姓人家。

  杨继业却不同对方接触,而是与老秀才往来更多。作为文士,与老秀才这样的往来,也会编织成一个人脉关系的。附近几个镇子,杨继业这几也拜访一些人,都是老秀才陪同而去的。

  所谓游学,四处拜访文士则是很正常的行止,不会令人怀疑也不会让人讨厌。

  天黑之后,于连欣和他带去的人一起回到泾延镇,同时,将刘浪身边的经历带了过来。刘浪自己坐镇君主,帮扶他的经历则随同于连欣过来面见徐金胜大将军,专业是必然的。

  先聊过军务,徐金胜从经历口中确定了王府军到这边已经八天时间,与杨继业所说、镖局那边所说对上了,便问这些天王府军的情况。经历说到这些天在休整军兵,因为赶路,行军急速,使得军兵到这边后,水土不服,病倒不少。

  这样的情况,与当时代的军兵情况是吻合的。杨继业之前提过,刘浪他们自然明白是什么用意。这时候,自然不会将王府军练兵的情况都说出来,战场上,能够战胜敌人的军伍,才是真正的强兵。

  “我想问问,你认识这样一个人吗?”徐金胜对经历说。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