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4章 身子麻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府和民间都极为重视,很多大户、商户、商铺等,都会为文会捐款,对于捐款达到一定量数额,文会举办方也会将捐款者唱名,褒奖,为其做一次官方广告。

  沙洲名为城南露洲,是整个文朝有有名气的一个地方。不过平时作为旅游景点,主要由渡船进出,杨继业到垣武城这么些时间,还没去过。

  出城后,人多了,开始拥挤,马车已经不能通行。孙晓君让人将马车赶回去,下午再过来接他们,与杨继业等一起步行。

  往城南露洲还有三四里地,对于杨继业这些人而言,抬脚就到达距离。可对不少书生而言,却要付出不少体能。孙晓君在体力上也是有所不足,使得他们也无法加快速度。好在有杨猛和巫小陆在前面开路,走起来顺畅,还是节约了不少体力。

  渡口处已经是人挤人,虽说不论是上船走,还是从临时搭起的通道走,都要缴纳一两银。但对于书生而言,大多数人还是有准备的,特别是要参与秋试的书生。想要扬名,付出这点成本,不算什么。如果家里真的贫困,不参加文会对科考影响并不大。

  巫小陆挤过去先缴了几个人的银钱,拿到路引单据。孙晓君准备要给杨继业银子,杨继业笑着说,“孙兄还与我计较这些身外之物啊。”

  孙晓君也知道,杨继业确实不差这点钱。仅仅是荣盛酒楼一处酒楼,每天都收益都惊人,可不是一般生意能够比较的。

  孙家也不差钱,对几两银子都不在心上。

  好不容易上了船,那也是孙晓君有熟人、有门路。等他们踏上城南露洲,见露洲上至少有超过千人了,但返身看还没上露洲的人,那多得多。

  孙晓君有经验,说,“杨咏石,我们赶紧找一个好地方坐了,这样才能更好传诗。”

  城南露洲上,临时搭建了好几个高台。这些高台挨近另一面水域的高台更大一些,也就能够在上面的人更多一些。

  几个人直奔那最大的临水高台,孙晓君虽不解释,杨继业也理解。这高台临水,自然与评诗的那些大佬们更接近,也会有更多的声音和机会,将高台上的信息,传递给楼船上的大佬们。

  站到高台上,有人见孙晓君到了,急忙跑过来招呼。却是华新社的文友,先在这边站位子了。秦浩然社首不参加这样的文会,孙晓君和钱儒龙就成为华新社文社的领头人。

  钱儒龙也先过来了,孙晓君主要是要接杨继业,才耽搁了一些时间。杨继业等人过来,自然有不少文友招呼,对于杨咏石这个秀才的情况,目前对他的传扬不仅仅是咏石诗了,还有“烟锁池塘柳”这一幅上联。

  如果有人不知杨咏石是谁,那谈论的人就会加上一句,“烟锁池塘柳”的杨咏石,这样,对方一定会知道是谁啦。

  华新社这边见杨继业到了,大家也是精神一震,对今天文会上扬名,压住文峰社的信心就大增。

  “钱兄好,各位文友好。”杨继业一直忙着同大家招呼,笑呵呵的。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