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89章 稷下学宫,我来此,既为求学,也为_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将视线投注在他的身上,季秋眸中神光一闪。

  关于这位大贤的人生轨迹,便在他的双眸之间,一一浮现。

  【孟轲】

  【儒门的大贤者,与夫子同号,为儒家的扛鼎者之一,于百家争鸣的学术之地,稷下学宫,任学宫祭酒,总掌事务。】

  【孟轲于少时,便闻得夫子之名号,对其推崇备至,他曾在踏上求索之途,走遍七国之前,便有言道:‘吾之所愿,乃学夫子也!’】

  【仁德之政,诗书礼易,皆精通涉及,并以此为基推陈出新,走出前路,开宗立派!】

  【他继承了夫子的志向,也曾周游列国,见识了凡民与神裔的矛盾,后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返回了齐地,并在神血之王,齐国之主的邀请下,为稷下祭酒。】

  【于稷下著书立传之际,孟轲倡导百家争鸣,以自身与儒脉当世显学的威望,极力邀请四方诸子,百家先贤汇聚而来,兼并包容。】

  【因为他知晓,神血的统治已维持了数千载,而属于凡民的思想火花,不过才只有几百年可寻。】

  【若想重复人族的荣光与辉煌,那就只有合百家之见解,踏己道之前路,是以在他的促成下,稷下学宫,俨然成为了人族的圣地。】

  【学宫破灭之前,孟子学说大成,封亚圣名!】

  【后续:???】

  【模拟评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贵君轻,为先贤者,能诸如此境,数之寥寥而已!】

  又是一尊名号响亮的儒脉大贤!

  像是夫子,又如孟子孟轲。

  这些个人物,只要是儒家经籍之间,便没有不提及二人者。

  一者身材高大,魁梧有力,另一人面貌儒雅,颇有长者之风。

  虽是截然不同,但那股子扑面而来的文心精神,就已经能叫季秋这等读书之人,知晓其性情如何了。

  是以,少年揽起袖袍,拱手便道:

  “敢问足下,可是学宫祭酒,儒脉大贤,孟先生当面?”

  待到孟轲含笑颔首,季秋这才正色继续道:

  “我名季秋,于家中潜修学问,儒与道者,都有三分见解。”

  “今日不久在那淄水河畔,在下偶然之间,曾与夫子碰面,论了一场道。”

  “之后,夫子举荐稷下学宫,只言此地有诸子传道,百家争鸣,若想再度攀高,完善己道,此地乃是不二选择。”

  “是以今日,我凭夫子之名,特地前来拜见孟先生!”

  说完,季秋将蕴含了夫子一缕文道神念的竹简拜帖,奉于了眼前老者手中。

  本来正捋着下颌长须的孟轲,笑眯眯的听着。

  但当他听到眼前少年人,之后提及的话语时,手中的动作却是不由顿住,有些惊讶。

  而当他从这拜帖之中,觅得了夫子对于季秋的评价,以及有关于当日只言片语的‘论道’后,面色终于有了些改变。

  夫子的大同之治!

  那可是.连他都拜读不已的见解!

  这位年轻至极的小先生,竟对于学术与儒法,研究到了如此深刻的地步?

  此刻的孟轲,眼神开始变得严肃。

  他上上下下,将这举止有礼,看上去一派从容不迫的少年人,打量了一遍。

  随后,继而轻轻道:

  “季先生,能得夫子如此之高的评价,必有过人之处,学说也必定有可取之处。”

  一边说着,孟子一边拱手:

  “我稷下学宫,素来以学风奔放、自由争鸣而闻名于天下!”

  “得入百家,踏入超凡的人族,皆可入我稷下,求得前路所在。”

  “但,同样的!”

  他的声音,带着自豪,同样也略微高昂了起来:

  “凡开学术之科,成一家之言,教授学术之辈!”

  “按照稷下的规矩”

  “都得在诸子的见证之下,才能有资格称一声‘先生’,开设学堂!”

  “我知小先生年少有成,可不知”

  “小先生,是来求学,还是来教诲天下?”

  看着眼前面带严肃的孟轲,季秋微微一笑,早已做好了准备。

  只见他俯身一拜,朗声不怯,吐词清晰,便直言回应:

  “夫子与我论道一场,他曾言,我可留名稷下。”

  “既如此”

  “我辈,既在此求学,也当在此”

  “传道!”

  (月初求月票,谢谢大家qwq。)

  (推荐hxd一本书,在链接页。)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