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来到八月底,经过接近一月的修整和整顿,新收复地区总算是略微安稳下来。

  各地的衙门已经重建,文官武将们走马上任,百废俱兴的地方上,正有大堆的政绩等着他们去建立,分守兵马也在各军将率领下分批次前往驻地。

  兵将们在闲时,除了操典上的日常操训以外,也和官差们一起行动,帮助百姓进行民房的复建和荒地的开垦工作。

  各种物资源源不断,汇聚到那些最为贫苦的重灾区,。

  民心渐趋稳定,在五省总督堵胤锡的各种利民、惠民政策下,流民纷纷归回原籍,各自忙于寻找失散家人,开始自己的崭新生活的日子。

  连年不断的战争,还有集中的灾荒,使得崇祯在率领一部分禁军凯旋回京途中的所过之处,基本都是看不到什么人烟。

  其实这也正常,连年的灾荒和官贼战争,就连种地的农民也要依靠在城镇周围才能勉强活命。

  流贼势大的时候,陕西、山西全省都被攻陷,就如西安、太原这等重兵镇守的大城都不再安全,官兵都守不住。

  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流贼,更毫无抵抗之力。

  这么多年下来,就如三乡守备李万两辖境的那个小村子一样,中原各处的村镇,在大饥荒和灾难过后,几乎都不剩下什么人丁。

  按理来说,流贼们本也是穷苦百姓出身,该对普通百姓有些许的同情和怜悯。

  可事实证明,越是出身低劣的人,品行也就越是恶劣。

  曾同为赤民的日子,并不影响流贼、土匪们对其他百姓有什么理解。

  恰恰相反,在某些严重的时候,奸淫掳掠过后,整个村镇的人也有可能被他们屠戮和强征一部分。

  在没有一个真正朝廷来管理、约束的日子中,每个人都是度日如年,很多人直到原来日子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盼星星盼月亮,这才等来了大明朝中兴,歼灭李闯的这一天。

  战场上遗留下来那些物资,或许对各官军而言算不上什么好东西,但是对百姓来说,却是连皮带骨都能利用的。

  马皮、马肉,还有破烂衣甲拆分后获得的衣料,战场木制长枪、冲车、云梯之后的木料,样样都是百姓们新收入的来源之一。

  率领禁军回京,崇祯皇帝是走的与来时不一样的道路,沿途走走停停,为的就是多亲眼看看下面的情况。

  当走出陕西、河南,来到官军已经收复有一阵子的京畿顺德府一带,崇祯皇帝很快感受到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

  后世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顺德一带虽然是京畿中收复较晚的地区,但毕竟也算京畿,旧底子仍在,驿站如今也已经重新建起来。

  可陕西、河南一带,却又是另一副光景,当地大多都是土路,也就只有西安这种省会大城外,才能见到石砖铺盖着的官道。

  在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