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建奴议政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强敌,周遇吉却初战告捷,临阵射毙贼窜天猴,他用自身未损毫毛而歼贼数千的战绩告诉天下,大明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最后一刻。

  身在北京的崇祯皇帝闻报大喜,于第二日举行朝会,通谕九边。

  为提振士气,崇祯皇帝破格提前叙功,加山西总兵周遇吉为太子太保,犒银二十万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专程至宁武前线。

  紧跟着,崇祯皇帝旨意下达至宣府镇城,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国元为钦差,出缇骑先饷五十万两,严令宣镇总兵王承胤在六日内集结兵马驰援宁武。

  消息一经传出,官军随之士气大振。

  李自成先逢白广恩背叛,智囊李岩又被掳走,胸腹之内早就是憋着一股气,如今又横遭周遇吉暗算,无故损失一员大将和几千兵马,更加怒不可泄。

  周遇吉此举,就好像是狠狠地抽了大顺军所有人一记响亮的嘴巴子,窜天猴被杀当日,狗急跳墙的大顺军便开始对宁武关开始了疯狂的进攻。

  大同总兵白广恩负责把守瓮城,周遇吉则是亲镇关城,激烈的喊杀声在宁武关上空持续了足足数日,任城下流民尸骨堆积如山,宁武关亦是巍然不动。

  这第一次交锋,最终以大顺军损兵折将败退回阳方堡扎营而告终,但可以预料的是,等李自成喘息过后,下一次进攻更将是疾风骤雨。

  关内混乱一团,关外的鞑清内部也并不平静。

  奴酋皇太极于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在盛京清宁宫猝死,可是让天下人开心了一把。

  由于老奴酋生前未立嗣子,鞑清内部一场皇位争端的闹剧便是不可避免的生,亦如万历年间大明生的国本之争。

  某种意义上来说,鞑清当时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时刻。

  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也是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

  代善诸子中的岳讬已死于天花,萨哈廉也早就病死,剩下的硕讬不为代善所喜,乃是一介莽夫,又没有任何才能。

  满达海则初露头角,在八旗之中还没有什么言权。

  但以代善的资历和两红旗的实力来看,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展,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利害关系而论,鞑清中两黄旗的王公大臣都希望由豪格继位,以继续保持两黄旗的优越地位。

  一方面来说,豪格在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初年便晋封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八旗之中的威望不下于多尔衮。

  另一方面看,奴酋皇太极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眼下他已经死翘翘了,正蓝旗自然而言就落到了豪格手里,所以这三旗的贝勒们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

  多尔衮是皇位另一个有了力的竞争者,手握两白旗且不必说,就连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相当一部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