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点名收你的税!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上午,看着桌面上摆着的这份拟定折子,崇祯皇帝不断点头,在这折子上,主要需要做的被他们大致分成几个方面,自己需要改动的倒还真不多。

  “清丈土地,扩大范围,使税赋均平。”

  “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稳定。”

  “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严制。”

  不可否认,这份折子上所呈的内容一旦下发施行,全国将掀起一阵土地、税赋改革的先行热潮,势必要动荡一段时间。

  但动荡之后,若是这次先行成功,朝廷的税赋收入会大大提高,并且为接下来的摊丁入亩等制度奠定基础,这是崇祯必须要做的。

  每一次的动荡不安过后,都会迎来国家的整体强大和趋于稳定,对此,崇祯深信不疑。

  因中原各省流贼揭竿而起,星火燎原,建虏、蒙古频频寇边,朝廷曾在杨嗣昌任兵部尚书时,增兵加饷,这使开支逐步加大,财政更到了穷途末路。

  崇祯皇帝刚穿越过来时,从不一样的视角上,很快就明白了如今财政入不敷出的根本症结所在。

  其一是因皇亲、宗室奢侈、腐化的巨额开支,其二是因国家机构中繁冗官员的俸禄,还有用于抵御流贼、建虏和蒙古所用的庞大军费支出等。

  再次,到了现在这个年头,商品经济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

  在田亩被强占的促使下,不少农民开始弃农从商,现如今全国的头号晋商曹三喜,便是其中之一。

  这虽然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向前迈进,但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白银货币的流通,这是一把双刃剑。

  丝绸、瓷器等物畅销海外,因而大量开采自美洲的白银流入国内,若不加以限制,将很快造成通货膨胀,发生这种事的后果,便是让财政彻底破产。

  崇祯皇帝是穿越过来的,自然知道历史上这个时候这种事的发生,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曾在奏折中提出,施行“一条鞭法”需要大量白银。

  而在崇祯看来,此时美洲白银的广泛流入则刚刚好为“一条鞭法”实施折银征收,提供了有力(利)条件,施行下去会把这些白银真正转化为朝廷的财政收入,将更有底气。

  折子里也说了,一条鞭法不能全部都延续从前,但大部分还是可以汲取经验。

  万历朝之前,江南曾实行征一法,江西有鼠尾册,东南亦短暂出现了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同样过均平银法,福建也出现过纲银法。

  这些短暂在地方施行的基策,虽然都逐步走向失败,但都具有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内容,为如今朝廷的大行赋税改革提供了经验。

  这些改革虽然只在部分地区实行,在如今看来,却为一条鞭法的提出和彻底实施,奠定了基础。

  不过崇祯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不足,这一条鞭法,总而言之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