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袭东关,集思广益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萨尔浒之战,明军看似人多,实际心思五花八门,鞑子那边尽管人少,但从上到下全都是一心抵抗。

  说起来也是可笑至极,指挥官杨镐其实是个不识兵事的无能官员,此人刚刚指挥援朝明军在朝鲜境内惨败,阵亡无数,却紧接着又来指挥如此重大的萨尔浒之战。

  这多方面促成的结果,便是萨尔浒之战明廷失败的必然结果。

  总体基础庞大的军户当时毫无战心,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逃亡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一家佥两三丁,则又分当两三处军役,更属重役,甚至能拖累全族。

  对于这些处在帝国最底层的军户来说,日常杂税尚无法维持,一旦大军出征,无数杂项和盘费更接踵而至,简直绝望至极。

  除此之外,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逼人至死。

  有明一代,军户逃亡的现象十分严重,只有洪武、永乐二朝尚还好些,就连仁宣两朝,都曾发生过军户的大规模逃亡。

  明廷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但碍于某些不可抗力量,总是虎头蛇尾,清军御史也是时设时裁。

  大军浩浩荡荡出征,造成后方亲人全家死难的,自万历朝以来实不在少数。

  不过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下旨废弛军户屯田制度,当时还未退休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主动拟票盖印,下发了一连串的相应政策。

  其中之一,便是恢复上述张居正时期的这项定规,将其正式签署出台,成为大明律法之一。

  本地豪强一向是地方上的真正主宰者,每一任地方官要是不和他们搞好关系,那就不要想有什么执行力,要是得罪了他们,莫说仕途不如意,可能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这些豪强们信奉的道理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便是地头蛇,就算来了什么高官显贵,也常不会费力和自己作对。

  但是他们没想到,如今来的是皇帝,他还带着近十万朝廷大军,一番杀伐之后,人头滚滚之下,他们总算知道了如今说话管用的人到底是谁。

  不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地头蛇”,无论天上还是地方,全国最大的恶霸豪强都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他们这些人,在手握绝对权利的皇帝面前,实际上就和一只活蹦乱跳的爬虫没有任何区别。

  崇祯皇帝用几场震慑天下的大捷和数之不及的豪强们的人头,彻底证明了这一点。

  大明的天下就只能有一个说话真正管用的,那就是朕,你们的皇帝。

  崇祯带着朝廷大军在临榆一带待了快五日,宣布了一系列政令之后,总算是下旨大军开拔,这前进也是有讲究的。

  禁军和崇祯待在一起,大约三四万人的样子,战时崇祯一般不会对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