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朝鲜战争爆发_最强军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是过去了,陈二现在满脑子的都是朝鲜战争,今天已经是六月二十四号了,明天朝鲜战争即将打响,这又是一场艰苦而又漫长的大战啊,陈二脑海中不由得回想着有关朝鲜战争爆的一qiē背景以及令人难以忘jì的那几次战役。

  1945年1o月1o日,金日成率66名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受训的朝鲜军官乘坐苏联“普加乔夫”号货轮在元山港上岸,不久后被苏联军政府选中,作为北朝鲜领导人。苏联人之所以要用金日成替换此前扶植的民族主义领袖曹晚植,其实与莫斯科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变化有关。

  战后初期,苏联与美国在远东地区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划分势力范围,又要避免直接冲突,朝鲜半岛上三八线的确定就反映这一状况。战后苏联在朝鲜的目标最初是试图通guò托管或其它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渐加剧后,苏联的目标则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zhì、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guò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在朝鲜南北双方先后实行选举并建立各自的政府后,苏联又提出美苏同时从朝鲜半岛撤军,而且先实行了单方面撤军,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表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和平愿望,敦促美国撤军。莫斯科一方面满足于通guò**对北朝鲜的控zhì,一方面相信金日成有能力对抗南方,因此可以实现其在朝鲜半岛遏制美国而不生直接冲突的设想。

  然而,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guò革命战争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鲜并实现统一,而李承晚也主张加强军备,积极北进。特别是朝鲜南北双方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政权机构和苏联占领军撤出朝鲜半岛以后,朝鲜半岛的形shì更趋恶化,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生。从1949年年初,苏联驻朝鲜使馆不断向莫斯科出有关南朝鲜可能动进攻的告急电报。

  金日成完全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得到莫斯科的肯和帮助,于是提出了与苏联建立秘密同盟的要求。在遭到莫斯科婉言拒绝之后,金日成便提出直接面见斯大林,以摸清苏联的意图和态度。但此时斯大林的战略重点还在欧洲,他一方面通guò组建**情报局和整治南斯拉夫**,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意在稳dìng与西方抗衡的阵脚。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斯大林在解决柏林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忍让和退缩的立场,对双方整体实力的认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