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五章鬼楼(16)笔仙的来历_我当算命先生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那怎么可能请来鬼呢?”

  我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二爷问的好,这个问题是关键的。第一,古代在做扶乩的时候,有一套严密的措施,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请神;这个现在还有流传,在东南沿海地区可见。第二,就是相互串通,在这里面造假。”崔二爷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道:“在刘敬叔《异苑》中最早出现扶乩的,上面说,时人通常在正月十五,在厕所或猪栏边迎接紫姑神,凭偶像的跳动卜未来蚕桑。也就是说最早这个方法是用来占卜农业的。可是到了后来,慢慢成为文人士大夫喜爱的一种游戏。宋代的《梦溪笔谈》亦有提及扶箕。到了明清的时候,最为流行这种占卜术,清中叶名臣叶名琛之父叶志诜笃信道教,爱好扶乩,叶名琛特建长春仙馆,供奉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事无大小都要问于乩手。”

  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阅微草堂笔记》卷四记载一个故事,一个叫姚安的人一直考不上,遇到能扶乩的人,于是问有无功名,扶乩后对他说前程万里;又问哪一年能考中,扶乩者告诉他,登第却须候一万年。意思就是说或当由别的方法进升。果然在第二年因为皇上万寿得到恩宠当了官,这个人才明白了一些,后来官坐到云南姚安府知府,老了请假回家养老,再也没有出来,这也验证了当官有万里之远的说辞。”

  苏蕾听完后,对我说道:“哇塞,老师看了不少的书呀!连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看过了。我一直想看,就是没有时间去看。”

  “呵呵!”我笑了笑,对她说道:“不是有位哲人说过么?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你一挤就会出现。我是学道的人,本来就需要多看各种经典的。”苏蕾点了点头。

  我则继续说道:“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旧上海就流行碟仙和笔仙了,而且愈演愈烈,大有盖过正规占卜方法的势头。但是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最后还是只在民间流行。我曾在北京认识一位所谓风水大师,从外面的广告还有一些口碑都在宣扬他是这方面的大师,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个二把刀。有一年我去那边参加一个周易研讨会的时候结识了他,这个人也不隐瞒,就说在没有成功之前他自己也用碟仙算过能不能成为北京一代风水大师。现在他有名气了,所以一直给人鼓吹这些。可是我去他家后,看了他家的风水和过去的照片,就发现他已经被阴鬼伤得不成人形了。”

  “啊?”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高胜文看着我说道:“虎子,这个还会伤人?为什么呢?就是请来询问了些事情,怎么会伤到人的本质呢?”

  我看着高胜文说道:“说了一晚上的话,就这几句话还算个人话。那我来问你,你遇到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