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六五章 成功诱敌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盛环视身遭,发现圆阵内的骚乱已经被肃清的差不多了。

  刺客的突袭虽然很突然,但王羽的近卫却也像是早有准备的样子,他们两三人结成阵势,互为应援,虽然以寡敌众,但竟是无一阵亡。

  赵云那边更夸张,贼众似乎也知道他的身份和厉害,故而足足分了十五人去围攻!不光是向他进攻,而且还有人攻击诸葛亮和庞统,以分散赵云的注意力。

  这是个看起来异常强大的必杀阵势,徐盛一度以为赵云被缠住了,甚至有可能饮恨于此。毕竟张闿带来的都是海盗中的翘楚人物,以自己的武艺,尚且无法以一敌四,赵云武艺虽高,可又要保护人,又要杀敌,恐怕很困难的吧?

  适才形势危急,徐盛只是看了一眼,就无暇关注赵云了。等到王羽开始发飙,他打眼一看,愕然发现,围攻赵云的十五名悍匪,已经全部尸横遍地了。此刻,赵云将庞统二人交由其他人保护,自己正挥枪追杀其他刺客。

  和另一边挥舞着七彩光,一刀一个的王羽差不多,赵云的对手基上也没有撑过一个照面的。为了不引起王羽的警惕,混进来的悍匪一共只有五十来人,被这两大凶神杀过一轮,顿时就溃不成军的。

  惊叹于真正的沙场悍将的武艺,感叹着自己从前坐井观天而来的自大,感受着纵横沙场的气氛,徐盛心里依然有着忧虑。

  形势逆转,但逆转得并不彻底。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征战沙场之所以让人沉醉,未尝不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期待敢。和功成后的成就感。

  看到现在,徐盛已经基明白了王羽的战略构想,很简单,就是以身为饵,诱山贼从进可攻、退可守的山谷中杀出来,然后聚而歼之,一举平定琅琊国。

  目的知道了,可还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以身为饵是艺高人胆大,可别的呢?自古以来。两军沙场对战,很少会出现某一方全员战死,导致最终落败的。

  在高唐之战中,匈奴人全军覆灭,可实际上。远在他们的伤亡人数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胡骑就已经崩溃了,只是被围住了,没法逃跑而已。当时王羽若下令收降,至少能抓到一万多俘虏。

  能承受多大的伤亡比率才会发生崩溃,来就是衡量军队精锐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而言,只要形势恶劣到一定程度。悲观的情绪就会开始蔓延,很快会由量变引起质变,进而变成绝望。而当千万人的意志都被绝望这种情绪感染了之后,个人的意志。哪怕是这个人拥有再大的权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无济于事的。

  反过来,这个道理其实也能通用。

  王羽诱敌成功。山贼也的确杀出来了。

  问题是,这些山贼可不是刚刚那些为铁骑的气势所慑。畏畏缩缩的蟊贼,而是士气高涨,甚至可以说是陷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