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四章 甲子论道大典_从崂山道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皇上敕封王晏真人封号之时,不仅仅昭告天下,同时也了解了他的出身来历,无论是淄川的家族,还是师门崂山,实际上都受到了皇上封赏。

  原本以为,无非是些锦缎金银之类的,没想到他却直接派人大兴土木,将道观重新修整了一番。

  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外,不过这样,貌似也不错,自己辅佐太子这两年下来,还是有些价值的。

  两年的时间,师父当初传授他的三门神通,都已经达到了大成,毕竟人仙的领悟能力,早已经超脱了凡人之资质,相当于是脱胎换骨,非同小可。

  另外黎山老母所传授的那三卷天书,其中的第一卷天书,《一字剑经》他也已经悟透,庞大的剑意与本身融为一体,达到了“心剑合一”的境界。

  不需要飞剑,也不需要外在的宝剑,只需要一个念头,气劲化剑,剑气化意,而意达浩瀚九州。

  最为关键的是,承载天书的卷轴,本身竟是一件了不得的法宝,当面对妖魔鬼怪之时,只要意念道达,将第一卷天书扔出,展开之后,上面的那一个“剑”字,每一笔都能够化为剑气,威力无穷。

  关于另外两卷天书,第二卷的老君出关图,表面含义王晏虽然明白,但内在玄机却是毫无所察。

  第三卷无字天书就更不用多说了,啥玩意儿,看都看不懂,若不是因为此乃黎山老母所赐,他甚至怀疑这就是一张普通的白纸,没什么神奇之处。

  时间就在东征西讨,以及盯着第二卷天书发呆之中,渐渐的流逝而去,转眼之间,便过了两年。

  以人仙之力,尚且看不透这后两卷天书的奥妙所在,可想而知,其中所蕴含的奥义,何等复杂。

  大道终究不是那么容易悟透的,他如果轻而易举的就参透了三卷天书,那大道也就不是大道了。

  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云中流当即引领着王晏前往偏殿,老道玉衡真人,正于此等候。

  而一路上,王晏也向他了解了当下的情况。

  原来师父他老人家,一年前便宣布不再亲自教徒弟了,同时宣布完毕之后,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闭关,直到前些日子方才出关,一出关便召回了云游在外的众位弟子,说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师父不再亲自授徒,但若是有诚心向道之人上山求道,总不能拒之门外,浪费人才,所以这就给了他们这一代弟子机会,开始了招收徒弟的热潮。

  尤其是皇上的封赏过后,再加上这么些年来,崂山积攒的声望,一时之间倒有不少人上山拜师。

  如今的朝阳院扩大了不少,也热闹起来了,光是自己门下的弟子就有五个,诸葛长寿收了三个。

  他们秉承师父教诲,新入门的弟子,依然是天天砍柴担水,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考验,才能传法。

  听他讲完之后,王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