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八章:杀人更要诛心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李峻连续的问话,杜麟望了一眼傅伦,摇头道:“若论计谋的话,比不上傅伦和江惇的。范越的性子较为急躁,和守在高坝的那个樊虎挺相似,做个领兵拼杀的武将倒是可以。”

  樊虎,平茶洞武陵蛮大司樊凛的儿子,樊慧娘的亲弟弟,入梁州的定武堂为学员,李峻此番也将他从定武堂带了出来,与江惇几个少年人一同到战阵上磨练。

  李峻点了点头,继而又望向傅伦,笑道:“为将者,不一定要有万夫不挡之勇,领兵攻伐,是要靠战力,更要靠脑子。”

  说着,李峻抬手点了点头,继续道:”为将之勇,勇在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更要勇在临大节而不屈,赴大难而不惧,威而不怒,严而不酷。”

  傅伦闻言,想要单膝跪地受教,李峻摆了一下手,笑道:“傅伦,自古豪杰不论出身,领兵之将亦是如此,你与江惇几人都是有勇善谋,西府军的将来就需要你们来支撑。”

  不过,傅伦还是单膝跪地,拱手道:“多些大将军的教诲,属下一定会将这些话牢记于心。”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随着西府武威军对西南的完全掌控以及未来的发展,李峻希望自己的身边能有更多的人才出现,更希望能为西府军带来新鲜的血液。

  如此,才能在扩大势力的同时,既可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也不会出现几方势力独大的状况。

  就在李峻与傅伦闲聊领兵之道时,位于大荔县东十里的中瑶村外已然展开了厮杀。

  樊虎率领三千步战军就驻守在中瑶村外的高坝上,所处的位置正是由风陵渡进入雍州的必经之路,也处在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

  由于赵国在风陵渡的西岸本就有守军,李峻也因此并没有将兵马安置在风陵渡口,而是命樊虎带兵守在了中瑶村。

  然而,以石瞻为将的石赵援军很快攻破了刘赵的守军,强行冲过了风陵渡,更是杀到了中瑶村外的高坝下。

  石瞻所领的兵马多以羯骑兵为主,近两千的步卒在攻取风陵渡时便已死伤殆尽,等到羯骑兵杀至高坝后,石瞻不得不将一部分羯骑兵改为步卒,用以攻取有一丈多高的坝子。

  樊虎所守的高坝北侧是晋原山的余脉,山梁直接与大河相连,形成了一道陡峭的屏障,挡住了沿河北上的路。

  高坝与晋原山余脉相连,连接处有一条缓坡的山路可行,由此路登上高坝进入大荔县,再有大荔县可进入关中各处。

  当下,樊虎觉得自己好像就是在守一座城池,而这条狭长的山路就是城池的大门,他不停地指挥军卒激射着弓弩,以此来阻挡石瞻军不断的进攻。

  不过,石赵军也并非都是庸碌之辈,尤其是这些久经战阵的羯骑军卒,他们的悍勇并非是寻常之人可比,这也是风陵渡的刘赵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