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五章:锦若云霞,奇美绚烂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都国,成都王司马颖之封国。

  武帝八年,册封其子颖为成都王,以蜀郡、广汉、犍为、汶山十万户为王国,易蜀郡太守号为成都内史。

  成都一名颇有些来历。

  据史料记载,当年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在古蜀语中,蜀都与成都二字的发音相近,而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即为蜀国终了的都邑,又或者说是蜀国最后的都邑。

  久而久之,蜀都也便被称之为成都。

  成都城始建于秦时,秦国兼并蜀国后,设蜀郡于成都,命张仪、司马错筑太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又筑少城。

  其后的朝代更替中,成都城虽有破损,却也经过几番的修缮与扩建,方有了今日的规模。

  永兴三年,流民帅李雄在当地大族范长生的拥戴下,于成都建国称帝,国号“大成”。

  故此,成都王司马颖的封国成为了李雄的帝都,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范长生,涪陵丹兴人,天师道教主,大成国丞相。

  范长生的原籍虽为涪陵丹兴,但范氏在蜀中居住已有百年,不仅有土地,有千余家部曲,更因范长生为天师道教主,与蜀中的教众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正因如此,大成帝李雄凭借范长生的名望,得到了蜀郡大族的支持,同时也缓和了六郡的流民与蜀中百姓间的矛盾,为其建国打下了较为稳固的基础。

  青城山,上清洞。

  上清洞是一个天然的溶洞,位于卦口山的山腰处,深藏在古木参天的密林中,相传为历代天师羽化之所。

  上清洞的主洞长约三四百米,支岔洞则交错纵横,曲折迂回,缓慢地向上延伸,其长度无法丈量。

  另外,洞内冬暖夏凉,钟乳石山遍布,奇岩怪石丛生,清泉潺潺,碧潭粼粼,宛如一座神仙洞府。

  此刻,宽敞的主洞内,银丝白袍的天师张椒正盘膝坐于问天台处,望向身前也同样盘膝打坐的教主范长生。

  “延久,那李家小儿治民可有良谋。”张椒语气轻缓地问了一句。

  亦是近百岁的范长生笑着摇了摇头,轻声回道:“师尊,倒也谈不上有何良策,他不过是在遵行弟子之言罢了,却也只是做到了皮毛。”

  李雄称帝之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国中大小事务皆征询范长生的意见,范长生所说之言,无不遵从,甚是恭敬。

  “清心寡欲,敬天爱民,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

  这是范长生教诲李雄的立国之本,也是大成国能否兴盛的关键。李雄虽也在极力执行,却因兵伐之事无常,在实施上多少还是有些偏离。

  “所谓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而天行亦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张椒颔首,笑着继续道:“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