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八章:无巧不成书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经注》有云:“康水源出牛山,汇于伊,长十里。”

  康水即为杜水,又名空桑涧,位于河南郡汝阳县的境内。

  汝阳县,距离京都洛阳约百里之遥,原属汝南王司马亮封地所辖的十五县之一。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是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诗句,其中杜康二字便是指汝阳县的杜康酒。

  民间多有杜康酿酒的种种传说,具体的真假倒是无从考证,只是当下的中原大旱,谷物颗粒无收,即便是空桑涧的水再清澈甘冽,没有米粮的酿造也是枉然。

  故此,杜村依旧存在,可这杜康酒却成为了稀罕物,非是寻常之人能够一品香醇。

  此刻,攻离山东北角,十几匹快马正疾驰在山路上。

  纵马之人皆是游侠的打扮,通体的素黑紧衣,头戴褐色的斗笠,每人的手中都握有一柄宽刃的长刀,长刀的刀身乌黑,唯有锋刃处闪着冰冷的寒光。

  此次前往荥阳,李峻并没有带过多的人,仅是让杜麟与十几名影卫跟在自己的身边,除了让骞文与段秀领了部分兵马进入攻离山南驻守外,其余的人皆是留在了南阳国的宛城一线。

  当下,洛阳周边已经被汉国刘聪的兵马所控制,李峻无法带更多的人途径洛阳进入荥阳郡,只能装扮成游侠的模样避过汉军的耳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谈及汉国,李峻总是在觉得好笑的同时,又有些莫名的悲哀。

  北部单于刘渊为让自己的政权被认同,竟以“兄亡弟绍”以复汉的名义,筑坛于南郊自立为汉王,并且昭告天下,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

  与此同时,刘渊又追谥蜀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由此来彰显自己乃是承袭帝位,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

  这种张冠李戴的做法属实有些可笑,但李峻所悲之人却并非是指刘渊,而是那些处于汉国势力范围内的汉人。

  那些汉人并没有因为刘渊的认祖归宗而受到优待,反倒成为了汉国中地位最卑贱的人。

  准确地说,在那里的汉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

  因为,他们的十条命抵不上胡人的一只牛羊,而他们的生与死则更是无法与胡人的牲畜相比。

  胡人视汉人如猪狗,杀起汉人更是比屠宰牲畜还要随意,更有甚者还会将汉人妇孺当做军粮以食用。

  中原之地的汉人所遭受的这些惨况,李峻听到了不少,但他除了心有同情外,却也是无能为力。

  另外,李峻觉得在乱世之下,这种事情的发生都是一个必然,也并非只有胡人才会如此残暴,汉人何尝没有如此得虐待过胡人呢?又何尝没有如同对待猪狗般残杀同种族之人呢?

  当下,这只不过是一个身份的转换,以及权利重新分配所带来的后果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