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七里涧大捷_晋末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秀的提前撤逃,已经让陆机茫然失措,而司马乂的领兵杀出,更是让他恐惧万分,完全丧失了迎敌与抵抗的信心。

  在司马乂所领三万兵马的冲杀与封堵下,从鹿苑逃来的陆机没有得到半点喘息,转头向七里涧的方向逃去。

  与此同时,溃逃的马咸军也遭遇了和陆机一样的状况。

  当他们发现陆机的大营空无一人后,尤是加剧了恐慌,在李峻与王瑚的领兵追杀下,溃军转身向东败走,企图越过七里涧逃向青渡,继而逃回大河北岸。

  如此一来,围在洛阳城外的邺城军在连锁反应下,都陆续地挤到了七里涧。

  原本,马咸的溃军还可以选择奔向西北方向,绕过孟津逃往青渡。

  然而,李峻所率领的两万洛阳军不仅冲杀及时,而且还组成一道坚固的长矛大盾墙,断绝了溃军向西北方向逃窜的可能。

  之所以如此,李峻就是要将这些人赶向七里涧,将所有的邺城军赶进那块方寸之地。

  七里涧。

  谷水绕洛阳城北,折南至城东建春门外,屈而东出为七里涧,至鸿池陂东与陂水合。

  七里涧虽不似大河那般宽阔汹涌,却因多水注入,导致七里涧处的水面不窄,更也是浪花翻滚,涡旋不止。

  泰始年间,水面上曾建有一座石桥,但因一次洪水的爆发,石桥被冲毁,独留了几座桥墩立在水中。

  后来,官府并也没有重建石桥,只是以那几座石墩为基础,将大量废弃的舟船与石墩固定在一起,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木浮桥。

  冠军将军牵秀便是利用了这座浮桥,领兵先行逃到了七里涧的北岸,并一刻不停地向青渡的河桥方向奔去。

  牵秀过桥时,并无洛阳军的追杀,走得倒是从容有序,而陆机则没有他的那般好运。

  在司马乂的追杀下,陆机所领的三万兵马慌乱不堪地逃至七里涧,未对追兵部署任何的阻障,他们便开始疯抢地奔向浮桥。

  于此同时,经李峻与王瑚率兵的驱赶,慌不择路的马咸军也逃至了七里涧,疯狂地加入到抢夺浮桥中。

  “盾矛兵分列,封住两边向前推,把中间的口子留出来。”

  李峻纵马到来后,仅是用眼神与长沙王司马乂做了一个交流,随后便大声地发出将令。

  “王瑚,你领重骑兵继续冲,别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

  李峻要继续使用双戟重骑的威力,他要让眼前的这些邺城军彻底放弃抵抗,只存留逃命的心思。

  “剩下的所有将士,随我向前杀,杀光这些叛逆之人。”

  吼声中,李峻领兵冲过大盾墙所预留的口子,跟在王瑚重骑军的后边,杀向了涧水南岸的邺城军。

  此刻,长沙王司马乂将指挥权交给了李峻,这是计划当中的决定。他自己则留在了盾墙后,领兵阻杀那些企图冲进盾墙内的溃军。

  对于司马乂而言,当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