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议_热血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说的,怎么都认为打不起来,这大军明明已经出征了?”

  俞大猷带兵多年,更知道朝廷的难处,解释道:“你们不在军中,不了解这里边的情况。这两广地方,年年叛乱,年年平叛,且卫所士兵多是懦弱不敢战的人居多,是以朝廷多用狼土兵,一方面除了狼兵善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实在是朝廷真的拿不出军饷。”

  “我听说,前段时间,平定大藤峡的叛乱,朝廷的抚恤赏金至今未发,底下的兄弟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吧。”俞大猷对此深有体会。

  “更不用说,前两年就有传闻,朝廷决议用兵安南,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竟被压了下来,我猜想,也许是因为粮饷的问题。”俞大猷又道。

  陆良笑道:“这行军打仗之事,自有主帅定夺。不过,俞大哥,你如今被赶出金门卫,无处可去,不如学那毛遂自荐,给毛大人写封书信,兴许能被毛大人看重,重新启用,随着大军出征安南,建功立业。”

  俞大猷眼睛一亮,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我等会就写封书信,托人送去给毛大人。”

  “奴家是不懂得什么军国大事,说吧,你这么急着来到福州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如意夫人问道。

  陆良想了想,在座的众人也不是什么外人,便将那日对陈三爷所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俞大猷的反应倒是没有那么强烈,他久在军中,不下地务农,虽然理解粮食对天下百姓的重要,但是不了解这土豆和红薯对于大明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如意夫人却是吃惊不小,她余家的产业广泛,与百姓吃穿住行有关的店铺更是不在少数,况且这福建本就是缺地缺粮的大省,隔三差五又饱受旱灾、洪灾,自然知晓这高产粮食的重要性。

  “公子所言,可是真的?”如意夫人也如当初陈三爷一样,对这两样东西半信半疑。

  这世上怎会有不分好坏地,且就算是大旱之年,地里也能有收成,亩产能达千斤的粮食呢。

  陆良郑重道:“确实存在,只不过我不确定的是,那些佛郎机人,现在有没有将土豆和红薯从那遥远的美洲地区带到满剌加或者吕宋岛上。”

  如意夫人沉思片刻,毅然道:“既然如公子所言,这趟出海,我亲自去。”

  陆良吃惊道:“夫人切莫开玩笑,这海外行船,岂是那么容易的。况且刚才俞大哥也说了,这东南海域出现了倭寇,可不是那么的太平。”

  说到此,陆良不由得又看向俞大猷,犹豫道:“况且,此时朝廷禁海,如果您出了什么事,我可就是罪人了。”

  俞大猷见陆良眼睛看着他,笑道:“小兄弟,你可是认为我也是那支持朝廷海禁的人,这你算是看走眼了,我俞大猷虽是朝廷的官兵,却也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岂会去做那小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