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二章 活字印刷_贞观二年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活字印刷/h1第一百一十二章活字印刷

  一张白纸,被工匠小心翼翼的铺在刻满了字的印板上,然后,另一名工匠则用特制的毛刷轻轻的在纸张上刷了一遍,以保证纸张的每一部分都能与下面的字模紧密相贴,待刷完之后,再由之前那人提着纸张的两角,轻轻揭开,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瞬间就牵动了作坊内所有人的心。

  工匠微微颤抖着双手,小心的将印满字的纸张平铺在一旁早就准备好的木板之上,立刻便有几名看起来像是士子模样的人围了过来,瞪大了眼,仔细的打量着这第一张印出来的报纸。

  “字迹饱满,墨迹均匀,没有缺漏……成了,真的成了!”

  四十多岁的报社主编张仕友颤声说道,手指轻抚着报纸,就像是轻抚着一件无价之宝,平日里拿笔时稳如泰山的手,此时却抖得像打摆子一般,一句话没有说完,眼中便已渗出了泪花。

  不过,却没有人笑话他,因为其他人的表现比他也强不了多少,甚至还要激动。

  一直以来,像他们这些寒门仕子,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书籍的价格太贵,不说那些孤本和名家珍藏手抄本,就算是烂大街的经史书册,价格往往也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很难承担得起的,这其中,固然有豪门垄断知识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书籍印刷生产的成本太贵。

  传统的印刷,得用一整块的木板雕刻成册,费时费力不说,像这样雕刻出来的模板,往往保存的时间周期也是相当有限的,比如模板如果出现干燥开裂的情况,那么整块模板就只能报废,一套书的模板若是出现多张损毁,出于成本考虑,那么其他的模板就同样也只能废弃。

  当然,就算雕板印刷有着这样的不足,理论上,如果商家在模板完好时,能大量印刷的话,同样也是可以极大的降低书籍印刷的成本的,但可惜的是,因为书籍的销量有限,没有哪个商人会为了读书人的福利而不惜自己贴上大量的成本来屯压书籍,他们印刷的数量,必然都是根据当前的市场销量来决定的,就算免不了会有一些积压的情况出现,其数量和积压的周期也都会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不可能会对书价造成太大的冲击。

  说白了,没有哪个商人会做赔本的买卖,何况能做这些生意的书商,多半也都有着豪门世族的背景,他们巴不得这书卖得越贵越好,最好是贵到绝大多数的泥腿杆子都买不起,完全由他们来垄断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会去研究如何降低印刷成本,压低书籍价格的问题呢?

  张仕友清楚的记得,当年他求学之时,就为了一本普通的《春秋》,一家人整整是节衣缩食两年才存够了钱,可当他拿着这些钱想去买书时,却发现书的价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