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九十二章 培养仓也可以单卖_医疗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的人类培养器官,杨汇又专门再生产了两个培养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说一个培育仓,同时只能为一个人进行器官培育。

  但是这套器官再生设备的控制模块,是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培育仓的。

  培养仓就是那个2米高,塞满淡黄色培养液的大玻璃圆柱体。

  也就是说,如果日后这款产品上市了,医院只需要购买一套器官再生设备,然后后续可以单独购买培育仓接入控制设备中,就可以同时给多位患者进行器官培养了。

  而不是每次都需要买一整套的器官再生设备。

  打个通俗的比喻,这就像是充电排插一样,一个设备控制中心,是可以同时插上10个培养仓,同时培养不同患者器官的。

  这都要归功于瑞康的人工智能系统,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做到同时操作多个培养仓,同时监控多个培养仓的培养情况,并且及时进行各种复杂的培养工作。

  要是纯靠人力,那最多就是一个人监视一个培育仓,不可能做到多线程操作的!

  这倒是大大方便了医院,只要医院愿意买第一套器官再生设备,后续补充培育仓价格可就便宜多了!

  一套器官再生设备,控制设备至少占据了80%的重要性,培育仓只占据20%而已。

  一个培育仓的造价也就只有三四百万美元,虽然折合人民币还是要两千万,但是总比一整套器官再生设备2000万美元的造价便宜多了吧?

  单位从美元换成人民币,可就便宜了六七倍了!

  华夏一千多家的公立三甲医院,平均每家医院一年的营收能有十亿,利润大概能有三到五千万!

  咬咬牙,一年买一个培育仓,不过分吧?

  更何况,这还只是平均值,懂得都懂,平均值这个东西只是最低标准而已。

  像北上广深的大医院,一年的净利润都能有好几个亿,普通地级市的三甲医院利润就只有一两千万。

  综合起来看,全国的三甲医院,在维持正常的医院运作,并且正常更换医疗器械的情况下,还能有余力一年采购至少一千个培养仓!

  这个数字还是不影响医院正常采购其他新设备的情况。

  如果重要性稍微调整一下,将器官再生设备作为未来几年的重点扶持项目,暂缓其他科室新设备的采购,那这个数字还能翻一翻,一年至少内采购两千个培养仓!

  这就代表着,每年都能新增加五六千个器官再生的名额,拯救更多的患者!

  只需要十年左右,华夏就能做到每年解决10-20万患者的器官再生需求,器官再生将会真正的成为一项普及技术!

  而且这还是基于国家没有任何动作的情况下考虑的。

  以器官再生设备对人类的重要性来看,国家届时绝对不会一点扶持都没有,可能会拨专项资金支持器官再生设备的尽快普及。

  这个速度可能还要再增加一些,可能五六年左右,就能做到在华夏全面普及!

  当然,瑞康的产能也得跟得上才行。

  杨汇在请示了陈长安之后,获得陈长安的批准之后,已经开始在全国八大工业城市动土开建瑞康的新生产中心了,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全面投产!

  只要熬过未来两年的紧张供应期,那器官再生设备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