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医疗器械科研实验室_医疗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致了解了一下国内呼吸机行业的状况之后,陈长安紧锁着的眉头就一直没放松过。

  他以前还真没注意到这些情况。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国产呼吸机做的挺不错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呼吸机只能算是一种中端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在他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尖端设备的对比下,呼吸机只能算是个弟弟。

  他还以为呼吸机早就已经被国产化的很彻底了呢,没想到现在居然与国外一线品牌的呼吸机差距这么大。

  “陈总,我也是收集了资料才发现,国内呼吸机行业目前大有可为,您最近几个月不是一直在考虑公司下一步的产品计划吗?”

  关寇认真的分析道:“我觉得医用呼吸机市场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确实。

  陈长安翻开报告中最后几页的市场分析,关寇各项对比数据列的非常清楚。

  不说别的,就看一点就行。

  美国医院的呼吸机数量非常充足,以他们为标准。

  美利坚一家大型医院500张床位至少拥有60个呼吸治疗师,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加起来能有一百台。

  而我们国家拥有呼吸治疗师最多的医院也不超过10人,一般一家三甲医院拥有编制的呼吸科医生也就5-6人左右,呼吸科在国内一直都是小科室,很少会一个科室在编医生超过十人。

  当然了,实习生和规培生按例是不算在里面的。

  实习生也操作不来呼吸机。

  美利坚已有十几万呼吸治疗从业人员,遍布在各个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医疗器械公司。

  北美、亚洲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基本按照美国模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呼吸治疗师队伍。

  而在我国这一行业仅刚开始起步,巴蜀华西临床医学院于1997年,按照呼吸治疗专业教育模式开办呼吸治疗专业。

  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开办呼吸治疗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

  从2004年国内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本科呼吸治疗师毕业,到现在,一共也只培养出了不到两百名专业的呼吸治疗师。

  而正经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医生其实在学校里是根本没学过如何使用呼吸机的。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呼吸机的具体操控都是由临床医护人员来负责的,她们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专业学习,都是老护士带着新护士手把手自己教的,缺乏统一的规范。

  所以,短时间内国内的医院想培养出这么多会操作呼吸机的专业治疗师也不现实。

  但是呢,以一家大型医院一年平均就诊患者使用的到呼吸机的频率来算,以每个病区有45-55张床位为标准,至少一个病区要配备一台无创呼吸机和一台有创呼吸机才能满足,这还只是住院部。

  急诊科和ICU还有呼吸科自己的患者还要另算的!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家大型三甲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