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新法_男二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这几位先生辩论的正是义仓一事。

  大梁建国之处便定立了义仓之法,只是义仓比之常平仓之类粮仓又有不同,乃是民间自发办的仓库,所存粮食也是百姓自愿缴纳进去的,虽说仓库中的粮食各地官府那边都有记录,但其实官府并不涉及义仓的管理,管理义仓的大多都是一村之长,又或者是附近的里正。

  原先义仓所存的粮食也有不少,几十年前,据说江南发了水灾朝廷便是用义仓的粮食赈济灾荒,这些顾准都在他李况那儿看见过,当时他们杏林村的义仓所藏之粮也有两千石,再往前,粮食也就更多了。只是这十来年间,义仓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少到之前开仓时里头只有两百多斤的存粮,且那两百多斤还被?用掉了一半。

  实在有些可怜。

  杏林村的?对于一仓粮食被私吞一事如此深恶痛绝,归根究底也不过就是粮食不够,所以将那点粮食当做是救命粮。但细究起来,那两百斤粮食又怎么够呢?真要是到了灾荒年,那些东西连三五?糊口都不行,更莫说救一个村子的?命了。

  本来顾准也以为只他们盐官县这般,如今听他们?这些辩论,似乎江南一带的义仓都已经没落了。江南如此,北方更不必说。原先顾准也?考过这件事,甚至有些不成形的念头,只苦于身边没有可说之?,所以那些想法从没有下文。

  义仓之法凋敝,朝廷自然是最着急的,毕竟从前的义仓可是赈济灾荒的一项重要粮食来源,如今说不行就不行了,总归让?恼火。加之前头几次朝廷想要重振义仓都没能成功,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论辩,以图找出什么缓解的法子。顾准见这些?辩得热火朝天,所分的派别无非两大类,一是说管理不善,地方村长里正监守自盗,导致义仓管理混乱;二是说此事得归咎于朝廷,因为之前朝廷官员私自挪用义仓粮食,至于百姓不愿意再存粮,若想整治义仓,必先整治官吏。

  两拨?

  吵得热火朝天,引经据典,却是谁也没能说服谁。

  苏墨言正是提出这第二个观点之?,他觉得义仓如今没落朝廷要占大半原因。只是因为官府势强,百姓势弱,所以才无法缓解这样的矛盾。

  争了半日无果,苏墨言却见顾准始终没有出声。对于顾准,苏墨言总是高看一眼的。

  他在京城受?追捧,原因也不过就是自幼苦于读书,积攒了些才名罢了。苏墨言是个能用心读书的?,也对用心读书的?多了几分好感。顾准能赢他,这绝非巧合。硬要说成是巧合的话,那也未免太低看了他自己。

  苏墨言怕对方不好意?上前来辩论,所以主动询问:“顾公子,不知您有何高见?”

  众?看向顾准,只觉得这个年轻?有些眼生,好像在府城中还从未见过。

  顾准被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