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无法宣之于口的_功盖三分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栈道安全问题,这也是事关数十万大军的后路问题。

  ……

  “其二,就是突袭曹操的后路。”

  “曹操想要夺取关中,无非就是两条进攻路线,走虎牢关,或者从宛城出兵,仰攻洛阳。”

  “届时,我等从汉中出兵,走上庸,经筑阳关,然后才能攻打宛城,抄袭曹操的后路。”

  “此事看似稳妥,其实也是危机重重。”

  “从汉中到上庸,中间有近八百里山道,其间就只有一个定远县。大军远行八百里,沿途又没有补给的,等他们走出山道抵达上庸,就需要休整。”

  “况且,从上庸经过筑阳关,再到宛城,这同样有近千里的距离。”

  “加起来一千八百里的距离,这不要说后勤压力了,就是大军走完这一千八百里,又能剩下多少战力?怕不是到时候去给曹军送人头的吧?”

  “更重要的是,我汉中军出筑阳关,首当其冲的就是襄阳,刘荆州会怎么想?”

  “主公应该听说过假道伐虢这个典故。”

  “就算我汉中军不是冲着荆襄去的,但难保刘荆州不会担忧不是?”

  “这会坏掉咱们与荆襄来之不易的盟友关系!”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一点:我军出军抗击曹操去了,汉中必然兵力空虚;刘璋对汉中早就垂涎三尺了,岂能放过如此千载良机?主公对刘璋讲仁义,人家刘璋却未必对主公讲仁义!”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诸葛亮喝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然后定神看着刘皇叔。

  说实话,若刘皇叔还是坚持己见,先出兵抗击曹操的话,他诸葛孔明虽然会有些失望,却也还是会竭尽全力辅之的,一如前世原主任劳任怨那般。

  即便是穿越者,身为臣子,若是不能恪守臣道,下场可都不会太美妙的!

  至于刚才分析中面临的难题,虽然他有所夸大,却也不是无解的。

  若是选择抗击曹操的话,无论是出兵关中联手西凉军,还是走筑阳关抄曹操的后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有他诸葛军师临阵辅佐的话,这些都不算太大的问题。

  这些许的难度,总不比前世原主六出祁山要难的吧?!

  当然了,虽然做好了先出兵抗击曹操的心理准备,诸葛亮却是更倾向于先干趴了刘璋再说。

  不过,倒底该怎么选择,这还得主公刘皇叔拿主意。

  身为臣子,可以对主公提出建议,可以对主公的不正确选择进行劝谏,却未卜不能“帮”君主拿主意,那是身为臣子的大忌!

  ……

  听着诸葛孔明噼里啪啦的一阵分析,刘备也有些犹豫,有些难以决断。

  身为君主,纵横天下十多年,刘备自然知道眼下如何选择,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但是,仁义二字,却是他一生的负累!

  当初夺取汉中立足,本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好歹还能用“刘季玉的盟友和兄弟”这个说法可以解释过去,现在若是与刘季玉交兵的话,岂不是立马打脸?

  就算是立足先动兵的,到时候世人也只会说他刘备早就贪图川蜀呢。

  诚然,他刘备确实眼馋川蜀。

  但是,他刘备若想取川蜀,就必须堂堂正正,不给世人说三道四的借口!

  现在,人家刘璋才刚刚聚兵于剑门关,他刘备就巴巴的率军顶上去,这不是给人留下一个“他刘备早就图谋川蜀”的坏印象么?

  所以,在刘备的预想中,最好是先让刘璋猖獗一段时间,甚至让蜀军攻进汉中地界来,那就最好了,到时候,他刘备反击就名正言顺了,甚至趁势夺取川蜀,就谁都无话可说了。

  汉中出兵抗击曹操,就是为了给刘璋入侵汉中创造机会!

  只是,身为负有仁义之名的君主,他的这个想法却不能宣之于口。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