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谭知重发怒_大唐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中书侍郎不过七八日,就在京西营田、代北水运还有两税上烧了三把火。”高岳应声说到。

  谭知重冷笑声,指指高岳,又指指自己,“都是冲着你我烧起来的。”

  原来窦参为中书侍郎后,立刻独掌度支和户部的大权,开始向皇帝奏请:西北凤翔、兴元、泾原等地的营田射士,每年获利颇多,然则几乎全归方镇所有,营田使也由节度使兼任,但当初营田是靠度支司支持才搞起来的,现在应在西北、三川设“两税使”,专门督察营田和赋税。

  窦参的计划是,如今的三位宰相各兼任一个区域的“两税使”。

  董晋负责河朔,班宏负责江淮及荆南,自己则负责三川和京西,所谓的三川就是西川、东川和山南西道(兴元加巴南)。两税使下设巡院,专门督察校验这三大区域的营田、上供、盐政的情况,当然如是宰相兼任两税使的话,那么他是不可能常驻在巡院当中的,必然会有个人代理他办事,这便是“两税使判官”,按照窦参的想法,两税使判官由朝廷直接派驻地方,并且兼任节度使的留后。

  “如果两税使的判官进了凤翔和兴元,营田、回易、留使、酿酒、典当等诸般钱财都在他的眼中手里,那我这个西北营田水运铸钱使,就等于名存实亡了,那神策、定武、义宁各军也都名存实亡了。”高岳毫不避讳,他对谭说,窦参的这个方案就是赤裸裸要抢夺西北和三川的财权的。

  “当初李邺侯和陆学士,是在圣主前商议好的,方镇军和神策军分将兵和射士,射士专门营田,所收获的粮食,五分之一归军府所有,五分之一作为‘和籴本’以增价五分一的价钱卖给朝廷度支司所辖的常平仓,以备京师和地方的水旱缓急,其余五分之三全都归射士自用自支。正是有了这个政策,西北和三川的耕战都盘活了,军队器械精锐了,国库的负担减轻了,军资库里钱粮也充裕了,是进可攻退可守,我看邺侯这还没死呢,圣主龙体还康健呢,就有人居心叵测,要搞乱这个天下。”谭知重愤愤地说。

  那边城下校场处,神策军和义宁军正在试炮:现在于谭知重的主持下,神策军也开始设军器监,出资铸造可以射击神雷火的虎踞砲,并煎炼大批神雷药来。

  隆隆的虎踞砲声响里,两人并肩而行,又提到窦参另外一把火,即代北水运使的设立。

  窦参奏请皇帝,重新起用曾被韩滉贬谪的张滂担任此差遣使职,主要职责就是与代北的雁门专设水运巡院,由桑干河从土地肥沃的幽州、恒州、易州等河朔方镇,购入大批粮食,壮大河东、河中、振武、天德四军来。

  “这是窦参要抓兵权。”高岳和谭知重都敏锐认知到这点。

  事实也正是如此,窦参联络失意的原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