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月大概就能编组出一个航空团,但是我们从12年培训到今日,能够上天飞行的飞行员还不到300人,大部分人的飞行小时数还没有超过15个小时的,我认为快速扩建航空部队是存在飞行隐患的。”

  吴川思考了片刻之后,便对着冯如说道:“不,我并不觉得这是放缓建设航空部队的客观因素,而是应当解决加快培养航空人员的问题。

  现在的精英式选拔培育,虽然能够确保每一位飞行员的素质,但是对于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行的。我们需要拓宽挑选飞行人员的范围,建立分级选拔制度,从而建立起从地方到中央的航空人才选拔机制来。

  我以为应当在地方上推广航空俱乐部,吸引民众对于飞行事业的关注,然后成立初级、中级、高级航空学校。初级合格即可飞行民用机,中级以上则将吸纳到航空部队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合格的飞行员筛选出去,而不是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这些不合格的飞行员身上。

  说到这里,我倒是要问一问了。关于双发动机的运输机、轰炸机的研制工作,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我听说俄国人正在试飞一种四发动机的重型飞机,还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冯如点了点头回道:“是的,我们从革命卫队那里获得了一部分资料,虽然不够详细但也能够判断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在去年底和今年五月都成功的进行了飞行试验,这些资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重新修正了设计方向,10月至11月份会进行轰炸机原型机的首次试飞,我认为成功的几率非常高。不过想要说完成轰炸机的定型,现在还为时尚早。至于航空学校的分级问题,我会同其他委员商议之后,给您出一份正式意见书的。”

  吴川思考着又问道:“那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风洞实验室已经建好了吗?对于飞机的设计有没有帮助?”

  冯如对此点了点头说道:“风洞实验室要在下个月才完全建成,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验证它的作用,不过参照莱特兄弟的说法,似乎风洞实验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好…”

  在一座用铁丝网和围墙分割出来的院子内,谭根亲自为吴川展示了装在一架飞机头部的马克沁重机枪是如何在螺旋桨高速运转时进行射击的。飞机并没有离地,只是停在地面打了一个固定靶。

  看过了谭根拿过来的破碎木耙,吴川又上了飞机仔细观察了螺旋桨桨叶上的状况,这才点头向着身边的项目小组成员说道:“确实是成功了,你们把这个装置叫做什么?什么时候可以上天试射?能够对地攻击吗?”

  谭根马上回道:“我们把它称作射击协调器,只要新飞机定型,我们就能安装上去上天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