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眼满面笑容的美国领事,大约这里只有美国人和自己才是态度超然的局外人。

  吴理斯对于日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感,虽然英国和日本缔结了从未有缔结过的同盟条款,但是英国想要的不过是一只乖巧的牧羊犬,而不是一头永远填不饱的饿狼。可随着日本获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后,日本就开始逐渐显露出了比俄国人更为残暴的性子。

  他们不仅试图独占南满地区,更是和俄国一起抗拒其他列强对于满洲地区的投资活动。如果不是英国以重新考虑英日同盟为要挟,日本甚至连英国商人都不愿意放入南满。而随着欧洲局势的不断紧张,英国突然发觉,原本用来平衡东亚力量的日本小弟,现在却成为了东亚最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中国人跳出来和日本为难,吴理斯在心里反而是乐于见到的。就像欧洲的力量平衡少不了法德对立一样,想要保持东亚的力量平衡就得为日本找一个对手。

  思考了半分多钟后,吴理斯于是说道:“公使阁下的意思么,这次南方掀起的革命浪潮势不可遏,满清的统治恐怕很难再延续下去了。虽然我国对于满清帝室抱有深切之同情,但是为了尽快让中国的政局稳定下来,最好还是不要对中国革命干涉为好。

  当然,鉴于革命委员会表现出来的对外交涉立场,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向它展示一下我们的力量的,比如禁止各国对其出售军火…”

  吴川从英国领事馆离开之后,就先去了道署衙门和正在协商地方行政组织的政协委员们碰了碰。他和这些委员们就地方行政部门的调整做了意见交流,接着便有委员向他询问起了关于垦荒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满清开放边禁,开始了大批关内百姓闯关东的风潮起,到现在也快40年了,不过东三省的垦荒事业还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这种无序不是说没有官方进行管理,而是指没有规划。虽然荒地是放出去不少,但是真正开垦出来的荒地却并不符合预期。

  而更为糟糕的是,适合于开垦的肥地差不多放完之后,剩下的荒地不是位置偏远便是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的荒地。加上宣统二年满清政府以担忧旗人的生存为由,暂时封止放荒,于是东三省的垦荒工作就陷入了停顿状态。

  只是东三省放荒此时已经成为了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特别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本就是年年财政赤字,放荒的停止不仅少了一大笔财政收入,也等于是停止了从关内引入移民的工作。相比起前者,此时的边疆省份官员其实更看重后者,因为只有大量汉人移民的到来,才能遏制住日俄两国对于东三省的吞并野心。

  所以当社会秩序刚刚稳定下来,委员们就关心起了革命委员会对于放荒的安排。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