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69章 天下熙熙_秦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位只比刑徒奴隶高一点。

  大秦立国的基础,农民和军功地主们,顿时就觉得舒服了。

  农民指着那些卑贱的商贾对子弟说,切勿为贾,与彼辈相比,吾等还有何不能满足?他们的出路,便只剩下作战种地。

  军功地主则享受政治、经济上的利好,再没有无尺寸之功却家累百金的暴发户在眼前晃荡惹他们心烦。

  唯独商人,政治地位被踩到泥巴里,经济地位则根本体现不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还做商贾干嘛?于是秦人除非真活不下去了,否则,宁可被官府分配给人做雇农,也好过为贾啊!

  商鞅洞悉人性,他成功了,自此利出一孔。

  除了讨得秦始皇帝欢心,得到政治豁免的乌氏裸、寡妇清外,秦国再无大贾,贩夫贩妇更卑微不已。

  而在国家层面,商鞅做得最绝的事,是严格实行官府专营,粮、酒、盐、铁、铜,只要是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由官府包办。在关东各国,被封君、巨贾从中截取的利益,在秦国却源源不断流入官府的肚子里。

  吃完农业租税,继续吃专营红利,六国官府空有膏腴之地却仍由蛀虫泛滥,饥肠辘辘时,秦国体魄却日益健壮,最终吊打了六国。

  这是制度的胜利,是法家的胜利,也是重农主义的胜利!

  不过话说回来,重农抑商,后世总是口诛笔伐,好像这就毁了中国文明,让中国错过了“资本主义”一样,却鲜少有人真正想过,为何要这样。

  重农是永远没错的,抑商也绝非错误,而是在特殊年代里,不得不施行的措施。

  如今,坐上这“执一以为天下牧”的位置后,黑夫看得更加明白了,对官府而言,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1.官府运转需要巨额的财政开支,光靠农业税根本不够,如果不执行国有专营制度,请问钱从哪里来?

  2.一旦遇到战争、灾荒等急需用钱,国库却空空如也,怎么办?

  3.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压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势力膨胀起兵造反,怎么办?

  这是后世难住了中国两千年的“桑弘羊陷阱”,也是眼下少府、治粟内史达成的共识,也是黑夫必须继承的国策,牢牢把住国家的经济命脉……

  “但这种大政府包办,真的能百利而无一害?真的能在这交通信息落后的时代严格执行么?”

  大秦是富强了,一统了,但民众生活没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好。

  先前在关中被掩盖的问题,随着秦吏空降到关东各地,也一一出现:

  关东不适应秦地经济政策,水土不服,官营很难推行,各地的大工商业主无利可图后,盐、铁的开采效率渐渐低下,而官营工坊生产的东西价格昂贵,因为监管的缺失,质量也不见得多好,十年间,关东地区的盐铁产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