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六十节 怎么对付文人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阳酒、徒’的主人公。

  只不过,这王唤对郦食其进行了再加工。

  也就是文人最常惯用的伎俩——春秋笔法。

  在他所编的这个歌舞里,郦食其穿着儒服去见高帝,面呈天下大事被刻意的篡改和修改了一些高帝的话语。

  特别是最终,郦食其命丧齐国时的歌词,让刘彻听得有些想砍了这个渣渣的脑袋。

  这句歌词是这么唱的: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再配合前面的故事和唱词,就生生的将郦食其变成了儒生。让其成为了儒家的代表,变成了儒家有功社稷,儒家思想就是好的证据。

  但问题是——郦食其几时说过自己是儒生了?

  就算郦食其是儒生,他用的也不是儒术,明显就是纵横家的长短纵横术。

  这王唤却是好不要脸,生生的掰扯着,嫁接着,想要洗白儒家在楚汉之争时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要不是刘彻脾气好,换了康麻子或者十全老人,这王唤全家都得被砍头!

  但即使如此,刘彻也不会坐视这货肆意歪曲。

  所以,等到歌舞唱毕,听完那最后的唱词,刘彻就微笑着拍着手掌,对窦太后和薄太后说道:“善!乐曲编的不错,故事也不错!”

  窦太后和薄太后,到底是女性,也不知道这些歌词之中的弯弯绕,她们只知道好听、好看,见到刘彻也喜欢,于是薄太后道:“皇帝喜欢就好!此乐舞,乃是长乐宫黄门侍郎王唤所作!皇帝既是喜欢,不若赏这王侍郎一些东西……”

  刘彻闻言,笑道:“自然要赏!”

  “王侍郎可在?”刘彻笑眯眯的问道。

  旋即,就有一个中年文官,高兴的出列拜道:“臣,黄门侍郎王唤拜见陛下……”

  “王爱卿,果然是一表人才,乐曲、歌舞和唱词,都是编的不错……”刘彻打量了此人几眼,发现他倒是生得不赖,至少在汉人眼中,属于那种伟岸大丈夫。

  身高七尺五寸以上,体格也很强壮,且面相斯文,留着非常得体的髯须。

  对汉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才是理想之中的美男子。

  至于什么小鲜肉啊之类的生物,只有那些闲得无聊的贵妇才会喜欢。

  “赐布帛十匹,金五铢一百……”刘彻微微笑着。

  王唤闻言,喜不自胜,拜道:“臣幸蒙陛下厚遇,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愿狗马以填沟壑,余愿足矣!”

  这是正常的中低级官员得到皇帝赏赐后的表态,刘彻听了只是一笑,然后道:“不过,朕今日听爱卿这歌舞,总觉得,最后的唱词稍稍有些不足……不如朕给爱卿补上?”

  王唤闻言,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叩首说道:“请陛下赐之!”

  刘彻却是含笑说道:“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