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2章 当然是制度出了问题!(第三更)_战国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的军事制度,要从春秋时代的那位霸主——姜齐桓公说起。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后,为富国强兵,进一步健全了“国”、“野”分治制度,在齐国推行了“参果伍鄙”制。

  所谓的国,指的就是国都以及附近地区,“野”指的就是农村。

  国中以五家为轨,设轨长;十轨为里,设里有司;四里为连,设连长;十连为乡,设乡良人;整个齐国分为二十一乡,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是国中的四级官制。

  在野鄙中,管仲则以三十家为邑,设邑有司;十邑为卒,设卒帅;十卒为乡,设乡帅;三乡为县,设县帅;1o县为属,设属大夫和属正长各一人,全国分为五属。

  邑有司、卒帅、乡帅、县帅、属大夫和属正长是野中五级职官。

  与之相适应的军队编制是轨、小戎、卒、旅。每轨五人,由伍轨长率之;每小戎五十人,由里有司率之;每卒两百人,由卒连长率之;每旅两千人,由乡良人或旅帅率之;每五乡(旅)组成一万人称为军,由将军或军帅率之。

  将军或军帅一般由国君任命的诸侯和夫卿担任。

  除农士之军外,后来齐国还建立了“都兵”制度,在临淄、平6、阿、即墨(现平度市东南一带)、莒这5个大的封地建立了“五都之兵”。

  这五都分别是临淄、平6、阿、即墨和莒,每都拥有兵卒五千至七千人,这些兵员属常备军,也称“持戟之士”或“五家之兵”,不过最为让人称道的称号还是“技击之士”。

  魏武卒,齐技击,赵边骑,秦锐士,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四大王牌部队。

  这样,齐桓公时代齐国的中央部队,即上、中、下三军有三万精兵,地方部队也有两万多人,如战争爆还可扩大征兵数量。

  战国时代,齐国的疆域比起春秋时代要更加的广阔,因此此刻齐国的三军达到了五万人,五都之中的地方军也扩充到了三万多人。

  换句话说,齐国眼下的常备军足足有八万人之多!这个数字在整个华夏世界之中应该是仅次于魏国和楚国,排名第三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严密的组织,所以齐国才能够在数百年来一直牢牢的维持住东方大国的地位,没有被北边的强权晋国或者南边的霸主楚国所彻底压倒。

  “田忌啊,咱们齐国的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吴杰坐在马车之上,对着骑马跟在自己身边的田忌十分果断的说出了这句话。

  田忌浓眉一皱,点头道:“吴相说的对。”

  吴杰咳嗽一声,道:“那你知道这问题出在哪吗?知道为什么我们大齐明明是华夏之中最为富饶的国家,但是却一直被晋国、魏国和楚国压在上头吗?”

  田忌想了想,道:“这个便不知道了。”

  吴杰一拍大腿,痛心疾:“你看,你作为君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